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16)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208)
红色文化(3)
社会生活(3)
生态文化(2)
尝试群体诗鉴赏,把握古诗词精髓 ——以苏轼群诗鉴赏教学为例
作者: 张凤琴
关键词: 古诗词 鉴赏教学 人生经历
描述:当前,古诗词鉴赏教学的基本模式都是学一首鉴赏一首,学生通过熟读、赏析、背诵等方式对意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形成深刻的理解与感悟,达到提升诗歌鉴赏能力之目的。但我们知道诗有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之分,词有豪放派、婉约派之别,诗词的流派是诗词所蕴含的不同风格的体现,各诗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同时,孟子告诉我们,鉴赏诗歌应懂得"知人论世",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2017年版的
在《水调歌头》教学中看苏轼的人生情怀
作者: 霍敏达
关键词: 水调歌头教学 人生态度 苏轼
描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古代诗词歌赋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要求教师不能对古诗文的教学掉以轻心,应对重点篇目有非常详尽的了解。比如对作者的生平经历要比较熟悉,在作者生活的大背景下看作者作此篇文章时的心理感受,同时又要融会贯通,看到作者蕴含在其中的思想内涵。苏轼的一生宦海沉浮,跌宕坎坷,他经历种种污蔑却对生活仍然抱有真情和热爱,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在作品中常有体现。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被选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在此本文将以苏轼的这篇词为例,从中探析苏轼的人生情怀。
浅析苏轼黄州时期的孤独状态
作者: 刘洋
关键词: 人生境界 孤独 黄州 苏轼
描述:苏轼面对人生风浪时,内心的成长和自洽是一个复杂渐进的过程.黄州时期是苏轼创作的第一个高峰,这一时期许多作品都透露出一种孤独状态.本文试图从苏轼黄州时期的文本出发,结合历史现实和情感体验,解读苏轼作品中形象的孤独状态及其流露出的孤独感.对孤独之因,孤独之显,孤独之解进行探讨和分析,以图更好地探索苏轼在此关键时期复杂的内心世界
放飞心灵 追求梦想——从《归园田居》(其一)和《饮酒》(之五)探讨陶渊明人生哲学
作者: 张爱荣
关键词: 人生哲学 追求自由 陶渊明
描述:放飞心灵 追求梦想——从《归园田居》(其一)和《饮酒》(之五)探讨陶渊明人生哲学
把盏为乐诗酒人生——兼论苏轼与陶渊明饮酒赋诗风韵之比较
作者: 张国荣
关键词: 比较 陶渊明 诗酒人生 苏轼
描述:把盏为乐诗酒人生——兼论苏轼与陶渊明饮酒赋诗风韵之比较
上页 1 2 3 ... 11 12 13 ... 42 43 44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