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明宋人题跋文的选评及其文体观念
-
作者:
左杨
-
关键词:
宋人题跋
晚明
选评状况
文体观念
-
描述:与前代选本相比,明代文章总集体现出明确的题跋文体区分观念。尤其是明代万历年间至明末清初时期,苏轼、黄庭坚的题跋文被多部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型的选本重点关注。晚明宋人题跋文的选评状况反映出苏、黄二家题跋并举的经典化形态。考察晚明选本中苏、黄题跋的体貌特征与表现方式,既有助于深入发掘宋人题跋的艺术价值,对于晚明题跋文体观念的认知亦提供了新的视角。
-
苏轼书作中的唱和诗
-
作者:
刘鹤翔,易鸿春
-
关键词:
题跋
苏轼书法
唱和诗
尺牍
唱和结构
-
描述:唱和是中国独特的诗学传统,无论是同时代的唱和,还是苏轼所开创的追和古人,其时空形式都是一种应和结构。在书法中,不同书写主体间的关系,也具有这种结构特征。苏轼大量参与的唱和活动,所作题跋和尺牍往还,镜像式地呈现了苏轼的书法交往空间。苏轼的书法作品和艺术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借由唱和结构,得以传播和扩散的。
-
烟云供养:“阅此可以愈疾”
-
作者:
李姝,孔令帅
-
关键词:
题跋
书画艺术
不治而愈
陶冶情操
烟云供养
修身养性
-
描述:书画艺术博大精深。玩赏书画,能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而在文献记载中,玩赏书画还能起到疗疾祛病的功效。陆游在《跋林和靖帖》写道:"君复书法又自高胜绝人,予每见之,方病不药而愈,方饥不食而饱。"称自己每次观看林和靖的书法,生病可以不治而愈,饥饿时可以不食而饱。如果说,这种具有赞美功能的题跋还有文学夸张的嫌疑,那么苏轼给米芾的书信则可谓言之凿凿
-
连载 藤花集 谈瓷卷
-
作者:
唐跃
-
关键词:
题跋
物理形状
画工
士人画
苏轼
论画诗
文人画
-
描述:北宋苏轼是文人画的最早倡导者,他的文人画观散见于许多题跋和论画诗中,例如,有一则题跋说道:"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汉杰真士人画也。"[2]这里所说的"士人画",就是后来常说的文人画。那么,文人画的特点是什么呢?苏轼认为文人画不像专业画工那样拘泥于物象自身,而是具有超越物象之外的意蕴。欣赏文人笔下的物象,能够看到物象的精神状态,能够体悟到画家试图赋予这种物象的精神性内容。欣赏专业画工笔下的物象则不然,能够看到只有物象的物理形状和具体细节,不会引发任何超出物象之外的联想,因而感到枯燥乏味。
-
祝允明论“胸中要说话,句句无不好”
-
作者:
樊波
-
关键词:
题跋
苏舜钦
晋唐
祝允明
书法美学思想
苏州人
怀星堂集
批评意识
-
描述: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自号枝山,江苏长洲即苏州人),明代著名书法家,著有《怀星堂集》,为后人所编。其中包含了他关于书法的重要见解。这些见解大都以题跋和记叙的方式表达出来,虽然未能形成完整的理论系统,但却鲜明地反映了他的书法美学思想。他在"书述"一文中以"史"的框架视角对晋唐以后(尤其是宋人)的书法大加贬斥,从而表现了一种尖锐的批评意识。但他在具体论及宋人(如苏舜钦、苏轼)时又能作出中肯的评价。上述命题就与对宋人书法评价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