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20)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119)
生态文化(1)
苏轼游赤壁题材戏曲论析
作者: 安忆涵
关键词: 改编 形象 苏轼 《赤壁赋》 戏曲
描述:苏轼谪居黄州期间曾游览赤壁并写下杰作前后《赤壁赋》。元明清时期戏曲作家围绕这一题材展开了丰富的艺术创作。剧作家在戏曲中对苏轼所作前后《赤壁赋》加以运用,或引用原文作宾白,或化用意境作唱词,使戏曲语言更显文雅。通过虚构情节、改换人物和处理时间三种方式,剧作家对苏轼游赤壁的本事进行了虚实相生的艺术改编。受文化思潮等因素影响,元明清三代戏曲中建构的苏轼形象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色。元杂剧中的苏轼虽潦倒落魄却仍富于积极入世的进取精神。明代戏曲中的苏轼则转向了超迈旷达并富有谐谑、世俗的气质。清代戏曲或沿袭明代苏轼形象,或对其进行雅化的艺术改造,呈现出两种创作路径。
《赤壁赋》中的儒家精神和道家精神
作者: 张智慧
关键词: 道家精神 儒家精神 黄州 赤壁 苏轼
描述:《赤壁赋》中的儒家精神和道家精神
《苦雨》与《前赤壁赋》比较研究
作者: 蔡斯永
关键词: 《前赤壁赋》 《苦雨》 比较研究
描述:北宋苏轼的《前赤壁赋》与现代周作人的《苦雨》都是青少年学生必读的名篇,两个作品产生的时间相隔一千多年,从构思到思想却有诸多奇妙的巧合,作一比较,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作品内涵,认识他们对于人生的体悟与感慨。
诗意画的时空属性 ——以“东坡赤壁”主题为例
作者: 王一楠
关键词: 文图关系 诗意画 赤壁 苏轼
描述:宋代至明代的"东坡赤壁"主题诗意画有大量存世。从杨士贤、武元直的赤壁作品,到马和之、李嵩、明初院体的赤壁画作,再到吴门画派的集体创作,诗意画的时空属性展现出侧重山水本体叙事、决定性瞬间、抽象时空的三种营造方式。以此为入口来探究诗意画与图像叙事表意功能的内在关联,能够揭示图像与文本围绕"东坡赤壁"主题的复杂关系,证明诗意画不是"诗的简化",而是具有独立表意价值的创作形式。
谁见幽人独往来——苏轼与他的《前赤壁赋》
作者: 张君平
关键词: 《前赤壁赋》 精神突围
描述:一、写作背景"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此首词为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身处逆境,拣尽寒枝,独宿沙洲,以"孤鸿"自况,凄清、寂寞,一肚子的幽怨,可与语人者无二三。谪居中的苏轼愁闷孤独而又心怀清高,于此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