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14)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112)
社会生活(2)
聆听陶渊明生命体验的诗文自述之自然坚守篇
作者: 冷淑敏
关键词: 生命体验 陶渊明 诗文自述 自然坚守
描述:陶渊明是诗人,也是哲人,他的诗文创作真切朴实,是其生命体验的结晶。用第一人称绾联其文本,以"自然坚守"为主题,再现陶渊明对自然的追求与坚守,展示他丰富深邃的心灵世界。并引用"文学是一种生命体验"和"文学三重世界"的学术观点,提出陶渊明的人品与作品是这种新识的个案典型,具有启人睿智和常读常新的独特"元素",而他的人文精神能够薪尽火传,代代相承。
论叶向高与福清黄檗寺之关系
作者: 吴章燕1,2,罗陈爽1
关键词: 诗文 隐元 黄檗寺 叶向高
描述:明朝宰相叶向高与福清黄檗山万福寺关系密切。他对黄檗山万福寺的赐藏、建设进行了有力支持,使得黄檗山的影响力大幅提升。叶向高作为在精神层面上对福清影响颇深的人物,多次游览福清黄檗山,并留下许多诗篇。诗歌主要内容包括寄情黄檗、以诗会友、弘扬佛理。文章在明确叶向高对佛教态度的基础上,通过相关诗歌研究,阐明其对福清地方宗教乃至世界黄檗宗的深远影响。
苏轼在辽朝名气比北宋还大
作者: 张松
关键词: 必备之物 辽朝 诗文 苏轼 名气 北宋
描述:宋代大文豪苏轼一生未至辽土,但他与辽朝的关系却非比寻常。在大辽契丹国,他有粉丝无数,从辽帝到辽民,上上下下都买他的面子。苏轼的诗文,是辽人案几上的必备之物:苏轼在辽宋边境的定州当官,辽军敬其盛名,从不打扰……苏轼在辽朝的名气,居然比北宋还大!
宏观视野与微观视角结合下的一部韩愈研究著作 ——《清代韩愈诗文文献研究》评介
作者: 李如冰
关键词: 《清代韩愈诗文文献研究》 韩愈研究 韩愈
描述:丁俊丽《清代韩愈诗文文献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版)是一部资料宏富、文献可靠、功底扎实的高质量学术著作,全书宏观勾勒和微观分析结合,系统全面而又深入细致地研究了有清一代的韩集文献,总结清人的研韩成就。本书有利于我们了解清代韩学的发展历程,为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韩愈奠定了基础,对相关研究也有所启发。
苏轼黄州诗文的平民思想
作者: 王琼
关键词: 平民思想 黄州诗文 形成元素 历史价值 苏轼
描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历时近五年。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他走进了社会底层,切身了解到平民生活,深切关注百姓的生存状态。他本人也很快被底层平民所接受。苏轼在黄州时期的大量诗词作品,是在充当平民百姓代言人,是为黄州底层劳动者写下的诗文,因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苛捐杂税对广大平民百姓的戕害。其作品具有浓烈的平民思想,亦尤具历史价值。
上页 1 2 3 ... 9 10 11 ... 21 22 23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