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渊明并非“不解音声”-从陶渊明抚弄无弦琴看其美学思想
-
作者:
雷代浩
-
关键词:
陶渊明诗文
无弦琴
音乐美学思想
音乐美感
音律
演奏技巧
音乐美学观
大音希声
我国古代
音声
-
描述:史称陶渊明“不解音声”,殆成定论。《宋书·列传·隐逸》载:“潜不解音声,而蓄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萧统《陶渊明传》亦云:“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另据《晋书·列传·隐逸》载:陶渊明“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起,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辄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又《南史·列传·隐逸上》亦记其事,文字与《宋书》同,唯无“无弦”二字。三人成市虎,诗人遂“蒙冤”焉。其实,诗人是懂音律的。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最早的陶传载于南朝
-
主持人语:杨莉馨
-
作者:
杨莉馨
-
关键词:
美学差异
时空处理
德国美学家
莱辛
《拉奥孔》
诗人王维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
描述:长久以来,文学与音乐、绘画、戏剧、影视等其他艺术门类的渊源深厚。因之,古今中外有关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学科之间因缘关系的理论探讨颇为丰富,最为中国读者耳熟能详的,自然是苏轼评论唐代诗人王维作品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古希腊抒情诗人西摩尼德斯亦云:“画是一种无声的诗,诗是一种有声的画”。而18世纪德国美学家莱辛则在《拉奥孔》中为“诗”“画”划分了界限,更多论及语言文字艺术与造型艺术在时空处理上的美学差异。
上页
1
2
3
...
9
10
11
...
15
16
17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