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07)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198)
生态文化(8)
耕读文化(1)
作者: 刘崇德主编
关键词: 古典散文-作品集-中国-清代 古典诗歌-作品集-中国-清代
描述:邊隨園集是收錄清代文人邊連寶見存詩文著作的一個集子。邊連寶(1701~1773),字趙珍,後改肇畛,號隨園,晚又號茗禪居士。清代直隸任丘(今河北任丘市)人。雍正十三年貢士。終生以教書爲業,曾任桂巖書院山長。輿錢陳羣、李紱、戴亨、胡天遊、蔣士銓相知,與戈濤最善……
平庸盛世下的文化开放——唐代质疑心理与语文表达(上)
作者: 陈军
关键词: 平庸思想 讽刺杂文 开放文化 散文变革 质疑三角
描述:文章立足于葛兆光与钱穆的观点,介绍了唐代平庸而又开放的思想文化特征;在质疑思想上截取韩愈、柳宗元、刘禹锡三人思想的横断面加以重点阐述。同时,列举"讽刺杂文"这一唐代散文变革的重要成果,使学生对唐代小品文"一榻胡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铓"这一批判的价值有较为具体的认识。
愿有前程可奔赴 亦有岁月可回首
作者: 钱丽
关键词: 回首 班级 教师的成长 中心校 散文诗 讲台
描述:平淡的时光总在不经意间流逝。不知不觉间,我已站在讲台上20多年了。有人说,教师的成长是一首散文诗。也有人说,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是李白的“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是苏轼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起步,农村学校是磨炼成钢的天地1997年,我被安排到镇中心校任教,这一教,便是6年的时光。中心校的条件比较艰苦,没有能力为教师提供学习、成长的空间。起初我一心只想着怎样回到县城,就这样度过了一个学期。学期结束那天,我发现镇政府旁边的楼上贴着一张榜单,上面依次写着所有老师任教班级的名次。看着我那几乎垫底的名字,我的内心瞬间被触动了。
论《东坡志林》的审美特色 ——兼及苏轼笔记散文的文学史意义
作者: 李芳民
关键词: 审美特色 《东坡志林》 文体新变 笔记散文 苏轼
描述:《东坡志林》是苏轼笔记散文的代表,无论其描写内容、叙述模式还是审美趣味,皆表现出与传统散文不同的追求与特色,成为中国古典笔记散文文体风格发生转变的典型之作。因应写作目的与叙写内容的变化,其审美情趣之特色尤为突出鲜明,这就是对深情与雅致、颖悟与妙理、风韵与趣味的追求。这种新追求,直接影响了后世的小品文写作。以公安派为代表的晚明文人的小品文,与其即有着明显的承传关系,故从文学史、散文史的角度看,以《东坡志林》为代表的苏轼笔记散文的出现,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采菊东篱说到今
作者: 古禾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散文 现代文学 《采菊东篱说到今》
描述:采菊东篱说到今
上页 1 2 3 ... 35 36 37 ... 40 41 4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