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7)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17)
苏轼:在心里种花,人生才不会荒芜
作者:
关键词: 苏东坡 湖州 乌台诗案 新党 元丰二年 王安石变法 苏轼 御史台
描述:01善良之花元丰二年,新党得势,王安石变法如火如荼。此时苏东坡调任湖州,他在《湖州谢上表》中写了几句牢骚,其中一句“难以追陪新进”引起新党不满,他们认为苏轼在嘲讽新法。于是御史台里的官员们在苏轼以往的诗词里寻章摘句,搜罗了很多苏轼嘲讽新法的“证据”。苏轼被抓入狱,接受审问,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遥怜北户吴兴守,诟辱通宵不忍闻。
“不悲者无穷期矣”——读韩愈《祭十二郎文》随感
作者: 郭英德
关键词: 马其昶 情感倾诉 十二郎 监察御史 韩昌黎文集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韩愈 时羞之奠
描述:韩愈(768—824)的《祭十二郎文》是生者与死者的真诚对话,是跨越阴阳两界的情感倾诉:"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韩愈著、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37页,以下引文凡出于此文者,不注)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秋冬之交,韩愈在京城长安任监察御史,出乎意料地闻知侄子韩老成病逝的噩耗。整整七天,他沉浸在痛彻肺腑的悲伤之中
大江东去——苏轼的黄州时期
作者: 张敏
关键词: 大江东去 乌台诗案 黄州时期 司马光 御史台狱 王安石变法 《黄州寒食帖》 黄庭坚
描述:赤壁,是苏轼黄州时期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没有被贬黄州,也就没有苏轼与赤壁的相遇;没有在黄州苦闷与重生的交织,苏轼笔下的赤壁或许会是另一番模样。现在,我们将赤壁搁置在苏轼黄州的整个历程中,把"赤壁"还给"黄州"。政治哀伤苏轼一生三次被贬,第一次是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第二次被贬惠州(今广东惠州),第三次直接被贬到了儋州(今海南),所以去世前他回望自己一生时,带着点心酸和无奈说到:"问汝平生功业,黄州琼州惠州。"
韩愈:才名冠世的监察御史
作者: 岱石
关键词: 诸子百家 唐宋八大家 监察御史 唐代中期 一代文宗 韩昌黎 韩愈 唐代古文运动
描述: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被誉为一代文宗。但是,鲜为人知的是,韩愈还是唐代中期的监察御史。爱民如子韩愈3岁而孤,依嫂读书,刻苦学儒,无须别人嘉许勉励,日记数千言,通诸子百家。贞元八年(792年),24岁的韩愈终于登上进士第。贞元十九年(803年),经过十多年磨练的韩愈在35岁时正式任监察御史。
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作者: 刘立祥
关键词: 兵部侍郎 唐宋八大家 韩吏部 监察御史 吏部侍郎 道济 韩昌黎 京兆尹
描述:韩愈(768-824年),字退之,河南府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西)人,唐朝杰出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和政治家。祖籍昌黎(今属河北),世称"韩昌黎",又因曾任吏部侍郎,世称"韩吏部"。历任节度推官、监察御史、阳山县令、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京兆尹、吏部侍郎等职,曾四入国子监,三任博士,后任祭酒。宦海一生,政绩卓著,文名炽盛,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