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韩柳古文理论中的“气”
-
作者:
黄长明
-
关键词:
“气”
古文理论
韩愈
柳宗元
-
描述:以"气"论文始于曹丕,后被历代文论家所重视。唐代韩愈、柳宗元发起的古文运动主张复古,以儒家为正宗,以往研究古文运动,重点多在"道"而忽视"气",而"气"论在韩柳古文理论中也具有重要性。二人"气"的思想均来源于孟子,其意为创作主体在写作时充盈内心的正义感、道德感,体现出维护统治秩序、教化社会大众的责任感。在"道""气"关系上,"道"更倾向于形而上领域,是一种绝对的理念;"气"则更加具体,它是在文章当中可以被读者具体感受到的一种力量,二者相互补充。研究唐代古文理论中的"气",无疑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还原唐代古文运动的面貌。
-
《师说》:传“道”者的坚守与呐喊
-
作者:
李彬
-
关键词:
宦官专权
古文运动
“道”
《师说》
-
描述: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师说》视为一篇传播尊师重教主题的文章,认为文章从三个维度阐释其思想价值,即教师的作用、择师的标准、从师的意义。这些实用化的理解,似乎无可非议。文本阐释学认为,细读文本不能忽略特定文本的写作任务,文本内容的理解必须受到特定文化背景的制约。解读作品既要尊重文本,又不能陷入狭隘的"文本中心论",割裂文本与写作背景的联系。当然,历千年时代变换、语境更迭,后人欲完全还原作者本意,则是道阻且长。因此,最大限度地追溯时代语境,还原写作本意,应是中学语文文本解读的基本任务。《师说》的写作目的是什么?"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如果还能关注到它是一篇"序",回到古人赠序所特有的推重、劝勉功能,那么就很有必要探讨李蟠"行古道"的具体内涵。同时,结合韩愈作为古文运动旗手的特殊身份,审视那场文化运动的时代背景,也许能更全面准确地理解《师说》乃至古文运动在传承儒家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澄清《师说》所传之"道"的真实内涵。
-
韩愈古文“修辞明道”的路径生成
-
作者:
夏刚,陶水平
-
关键词:
修辞明道
古文
善并美具
路径生成
韩愈
-
描述:"修辞明道"是韩愈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论题,但论者多未重视韩愈古文"修辞明道"的具体路径,"修辞明道"事实上变成了孤立的"明道论"或"修辞论"。对韩愈古文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具体分析韩愈文章"修辞明道"的路径生成,即韩愈如何提出"辞事相称,善并美具"的文道统一标准,"约略六经之旨而成文"的宗经而造经之追求,批判继承和超越八代以来的骈文和"时文",醇而后肆终至大成。这既扭转了六朝文章的创作方向和审美理想,又确立了中唐之后散文创作的新范式,突出以韩愈作品及其实际创作过程来揭示这一古典文化综合创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