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野下的万载“开口傩”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
作者: 聂萌慧  日期:2021-08-31 10:10 来源 : 文献类型 :文献 关键词: 音乐文化 非遗 万载“开口傩” 传承与保护
描述:"傩"在我国文化长河中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作为我国历史上主要的文化现象,是古代驱疫降福、祈福消灾以及消难纳吉等多种祭礼仪式音乐形式。江西作为我国傩文化主要发祥地,特别是万载县的傩舞,将江西传统的傩舞及傩乐完整的保存下来,成为了具有独特性与代表性的地方傩。其中不仅具有鲜明的民间音乐特征,也对本地民间的音乐精华进行了吸收。因此,从"非遗"视野下对万载"开口傩"文化的音乐特征及音乐价值进行有效的研究,使江西傩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与保护。
万载“开口傩”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探索
作者: 聂萌慧  日期:2021-08-31 10:10 来源 : 文献类型 :文献 关键词: 保护与传承 音乐文化 万载“开口傩” 探索
描述:傩文化在我国江西地区渊源流传,特别是万载"开口傩"音乐文化,更是该地区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点。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万载"开口傩"在历代傩艺人的保护与传承中,已经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本文就对万载"开口傩"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进行分析,为万载"开口傩"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提供一定参考。
高安采茶戏传承方式比较研究
作者: 欧阳兆利,刘峰  日期:2021-08-31 10:10 来源 : 文献类型 :文献 关键词: 音乐教育 院团合作 高安采茶戏 演员职业教育
描述:随着社会的变迁,戏曲的进一步发展面临危机,传承问题迫在眉睫,对戏曲演员职业教育的反思是戏曲传承方面的有力探索点。高安采茶戏是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赣中地区为轴心传播范围辐射四周,具有广泛的观众基础。早期对采茶艺人的教育培养,均为单一社会音乐教育模式的“剧团随团培养”,对当代采茶艺人的培养采了学校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相结合,即“院团合作”模式,该模式培养的艺人,在表演上既具有科班扎实的基本功,又不失传统的采茶韵味。本文选取高安采茶戏为个案,进行纵向对比,对研究整个戏曲的传承、发展都有借鉴作用。
采茶戏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方法与表演特色——以高安采茶戏为例
作者: 肖丽  日期:2021-08-31 10:10 来源 : 文献类型 :文献 关键词: 表演特色 人物形象塑造 高安采茶戏 艺术方法
描述:采茶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厚的地域特征和鲜明的艺术与表演特色,是客家艺术中的一朵奇葩。通过对高安采茶戏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方法与表演特色的探讨,从而进一步深化人们对高安采茶戏的认知,促进传承和发展。
江西高安采茶戏的传承与发展论析
作者: 杨小良  日期:2021-08-31 10:10 来源 : 文献类型 :文献 关键词: 途径 历史 问题 高安采茶戏 传承与发展
描述:高安采茶戏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民间乡土特色和浓厚的地域风情.在当今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实现高安采茶戏的传承与发展是值得政府、文艺工作者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探讨
上页 1 2 3 ... 53 54 55 ... 61 62 63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