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虚云老和尚与沩仰宗
- 作者: 日期:2021-03-16 11:42 来源 : 文献类型 :文献
- 描述:中国佛教近代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对中国佛教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他120岁的人生中,处处充满神奇的色彩----铁树开花、猛虎皈依、树神受戒、灵狐护法。重建南华寺、云门寺、云居山,整顿鸡足山、鼓山等名山古刹。一身肩挑五宗:传临济、曹洞,续云门、法眼、沩仰,创办佛学院培育僧才,组织建立中国佛教协会,为中国佛教呕心沥血,福慧天下苍生。正如他对自己百年的总结:“坐阅三朝五帝不觉沧桑几度,受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
- 明月山仰山禅林古迹
- 作者: 日期:2021-06-14 11:41 来源 : 文献类型 :文献
- 描述:座落在袁州区南隅之大仰山。这里群峰竞起,青山聚秀。唐禅宗之沩仰宗发祥于此。境内花岗石建造的唐至清代禅师墓塔,遗存迄今尚有一百余座,分布在集云峰、塔窝里、塔背冲、虎形里、网形里、人形里、猪形里、上庵、木坪、太平山、龙布头、古庙、蟠龙、丹溪等处密林翠嶂中。1987年12月28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慧寂禅师塔 在集云峰前。高僧慧寂于唐武宗会昌元年(841)迁宜春仰山,别开一派,禅风大兴。与其师沩山灵祐世称“沩仰宗”。僖宗中和三年(883)在东平说偈,抱膝而终。法嗣光涌迁灵骨归仰山建舍利塔。敕谥“智通禅师妙光之塔”。元皇庆元年(1312)加赠“慧慈灵感昭应大通正觉禅师”。塔体高大,在1973年改土造田时拆除,仅留其六角形金刚宝座于冲积土之下1米许,地宫尚存。 为中兴仰山禅宗文化,于2004年8月始,进行了仰山慧寂禅师舍利塔及塔院的重建工程。舍利塔采用与原石相似的芝麻白花岗石修葺,平面呈六角形,在台基上施金刚宝座,竹节式角柱间圭角,上下枭与枋雕刻变体莲瓣纹。塔身内空,外部砌
- 明月山悠久的禅宗文化
- 作者: 日期:2021-01-08 11:39 来源 : 文献类型 :文献
- 描述: 早在一千多年的公元841年,有一位法名慧寂的禅师由湖南郴州来到宜春明月山的仰山,见四山各有佳峰,每峰如一莲花之叶,数十峰连绵叠嶂,有如一个“莲花盆”,他一眼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便在这里搭建茅屋隐居下来。他自号“小释迦”,于仰山大行禅法,徒众四集,盛绝一方,世称“仰山慧寂”。慧寂居仰山二十年,创立了禅宗五家中的第一家,因其发端于湖南沩山,成型于仰山,故称“沩仰宗”。当时的沩仰宗风遍传天下,慧寂禅师在仰山创建的栖隐寺(后被皇帝赦名为太平兴国寺)规模宏大,僧侣如云,成为中国古代佛教丛林胜地,印度、韩国、日本、朝鲜等海内外僧人参学问道络绎不绝,游览观光者不可胜数,过往名贤往往慕名造访,在此留下了众多碑碣及摩崖题刻。随着佛教的式微,寺宇屡经废兴而规模渐次缩小,到了80年代初,除古寺旧址上那株依旧生机勃勃的千年古银杏树外,只剩下周边山坡上100多座唐、宋、明、清时期禅僧的坟塔了。1987年12月江西省人民

- 禅宗文化
- 作者: 日期:2021-06-02 13:39 来源 : 文献类型 :文献
- 描述: 宜春,古属袁州、瑞州、临江、南昌四府,今辖袁州、樟树、丰城、高安、靖安、奉新、上高、宜丰、铜鼓、万载三市六县一区。宜春悠久历史耀古烁今,众多人杰灿若星辰。宜春城有2200多年的历史,为历代州府首邑。千古名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所指其人其物均出自宜春。宜春的钟灵毓秀,蕴藏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尤以唐宋以来,佛教禅宗文化在宜春这片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北宋诗人黄庭坚在一首诗中写了段见闻:“我穿高安过萍乡,七十二渡绕羊肠。水边林下逢纳子,南北东西古道场。”描绘了古宜春一派梵天佛国的景象。现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靖安宝峰寺方丈一诚大师欣然题笔“宜春是禅宗圣地”。

- 慧寂禅师和仰山栖隐寺
- 作者: 日期:2021-06-02 13:36 来源 : 文献类型 :文献
- 描述: 禅林是宜春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之一,也是宜春有待开发的重要旅游资源之一。其中,作为禅林五家七宗第一家的沩仰宗祖庭——仰山栖隐寺,及其开山祖师慧寂禅师的思想和遗迹,在整个宜春禅林中,占有重要地位;至今仍是人们瞻仰胜迹和休闲游憩的美妙去处。古往今来,凡来宜春的文人墨客,没有不到仰山打马一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