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耀寰宇 —高安瓷器窖藏
浏览量:10次 发布时间:2021-05-21 21:47
【关键词】 瓷耀寰宇 —高安瓷器窖藏
20 世纪 80 年代初,江西高安县元代窖藏以一次性出土元青花高档瓷器最多而 震惊世界。元青花是中国最为名贵的瓷器品种,它大改传统瓷器含蓄内敛风格,以 鲜明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简明的快感。以其大气豪迈的艺术原创精神,将瓷器绘画 艺术推向高峰,确立了后世青花瓷的繁荣与长久不衰,元青花的唯一产地景德镇, 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
元青花瓷研究目录显示,截至 2018 年底,国内博物馆收藏的总数为 221 件元青 花完整器,世界各博物馆元青花完整件总数在 420 件左右。高安元代窖藏 20 件高端 青花瓷的发现,使其成为世界元青花三大收藏地之一,同时高安博物馆收藏元青花 数量列中国第一。那么如此众多的元青花是如何获得的呢?这还要从 40 年前的一个 意外发现说起。
惊世发现
1980 年 11 月 29 日下午,高安城江西第二电机厂基建工地上,程余良、程干生等八位民工用铁镐挖出了一个圆形地窖。窖穴口被一块圆形锡皮盖住,揭开后,民工们惊呆了,在灰黑色淤泥中,整齐堆叠着瓷瓶、瓷罐和少量的铜器、铁器。 这 一 定 是 一 窝 老 古董,民工们商议后, 停止挖掘,由厂领导赶 紧向公安部门报告。正 是由于民工们的高度觉 悟,才使这批价值连城 的文物得以由国家博物 馆永久收藏。
窖藏遗迹
当 天 傍 晚, 时 任 高安县博物馆馆长的刘 裕黑获悉后立即来到现 场,并组织考古人员连夜清理发掘,共发掘出瓷器 239 件、铜器 4 件、铁器 2 件,整整装了六箩筐运回县 博物馆。通过认真查找大量文物图录,终于找到了可对照的图片,有可能是元青花,因 为在这之前保定、南京、合肥等地零星出土过元青花,从其风格上看有元青花的艺 术风格,这个元代窖藏出土这么多的青花瓷,太珍贵了。
为了得到国家级的专家认可,1981 年 10 月 16 日,江西省文化厅邀请了以北京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李辉炳为组长的 60 余位专家来高安鉴定。当打开文物库房后,专 家们惊呆了,李辉炳组长说: “这些年去国外考察了 30 多个国家,国内也跑遍了, 都没有见过这么多元青花、釉里红瓷。我敢肯定,发掘报告一经公布,必将震惊世界, 它是世界陶瓷考古的一次重大发现。”
果不其然,1982 年当《文物》杂志发表《高安县发现元代青花釉里红瓷窖藏》 发掘报告后,立即在国内外产生很大影响。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人民日报、文汇报、光明日报等国内 30 余家主流媒体记者纷至沓来,给予充分报道, 这种火热报道创中国陶瓷发现报道之最。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外 媒体也纷纷报道。国内外上千位陶瓷考古专家慕名前来。期间,邀请展览的信函像 雪片似的飞来。2004 年中法文化交流年中,在法国举行了“燃烧的辉煌”为主题的文化交流活动,数万世界各地游人目睹了高安元代青花瓷靓丽的风采。一时间,高 安元青花、釉里红成为陶瓷界、美术界、收藏界热议话题,这让高安市博物馆又有 个更响亮的名字—高安元青花博物馆。
这个窖藏共清理出元青花计 19 件,但在发现窖藏的 20 天后,一位中年男子怀 揣着一个拎包,敲开了刘裕黑办公室的门。男子说,我是本县珠湖村人,前几年村 里人建新房时发现一件东西,今天送来鉴定,并愿意卖给国家。刘裕黑仔细察看这 件青花瓷器,与元代窖藏瓷器相似。刘裕黑觉得这件青花瓷来历不明,元青花瓷只 有出土才能获得,流散在社会上极少,凭着年轻时在公安部门丰富的侦破经验,刘 裕黑严肃地对送鉴人说,你这件东西肯定不在你说的地方出土,而是城里窖藏出的, 这是国家文物,你必须讲实话。这位男子听说刘馆长在公安部门干过,顿时脸色变了, 说出实话,由于出土时围观人很多,在博物馆人员未到达现场前,他就在混乱中偷 偷摸了一件小的青花瓷器走了,现在愿意上交给博物馆。至此,窖藏元青花为 20 件, 可谓“完璧归赵”。
正是高安元青花集群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中外对元青花的研究和追捧,2005 年 7 月 12 日,伦敦佳士德举行的拍卖会上,一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以 1400 万 英镑拍出,加佣金为 1568.8 万英镑,折合人民币 2.3 亿元,创下中国艺术品在世界 上最高拍卖纪录,同时掀起了元青花研究和收藏的热潮。
高安元代窖藏瓷器共有 47 件列入国家一级文物,其余为国家二级文物。一个考 古遗存出土物等级之高,前所未有。从窑口上讲,汇聚了景德镇窑、龙泉窑、钧窑、 磁州窑四大名窑之精品。从瓷类分有青花瓷、釉里红瓷、青白釉瓷、卵白釉瓷、青釉瓷、 天蓝釉瓷、孔雀蓝釉瓷,几乎涵盖了元代中国各大名窑之精品。下面就让我们来欣 赏窖藏瓷器各大名窑精华之作。
幽蓝神采元青花瓷
元青花,以矿物钴料为着色剂,在瓷器坯胎表面绘制所需纹样,再罩以透明釉, 在 12700C 左右高温氧化焰气氛中一次烧成。釉下钴料在高温烧成后,呈现出青翠艳 丽的宝蓝色,于是将其称为“青花”。青花瓷由此而得名。高安窖藏元青花以兽耳盖罐、荷叶盖罐、梅瓶、高足杯等为代表,这些元代青花瓷在特征、造型、钴料、釉色等方面为人们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从元青花大 件器物成型工艺看,采用多段抖接成型工艺的痕迹明显;从绘画装饰、运笔等工艺 上对照分析,青花的牡丹纹、龙纹及青花高足杯的纹饰分别由多人绘画创作完成。 这些元青花的特征,为人们在研究、收藏、鉴别元青花时将起到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
兽耳盖罐:通高 46.5 厘米,腹 32.6 厘米。此罐造型新颖古朴,高大雄浑,兽贴 塑于罐身。釉色白中闪青,釉质莹润,伴有橘皮纹,纹饰繁密多达 12 层,繁缛有序, 青花色泽苍翠浓艳,纹饰运笔酣畅有力,属元青花中佳品。
兽耳盖罐
荷叶盖罐:通高 36.8 厘米,腹径 35 厘米。罐造型别致。纹饰布局合理,蓝白 相间,赏心悦目。纹饰绘画娴熟流畅,两条三爪龙呈追逐状,遒劲有力,青花发色翠碧, 釉质肥厚光润,釉色白中闪青。另一件通高 32.7 厘米、腹径 34.7 厘米。略小于前者, 绘画内容、技巧和风格与前者如出一辙。
荷叶盖罐
梅瓶:这种瓶式始见唐代,流行于宋元,为当时盛酒之器。北宋赵令畤《侯鲭 录》记载, “陶人之为器,有酒经焉。晋安人盛酒似瓦壶之制,小颈,环口,修腹, 受一斗,可以盛酒。凡馈人性,兼云以酒器,书云就一经或五经焉。他境人有游于 是邦,不达其义,闻五经至,束带迎于门,乃知是酒五瓶为五经焉”。这种可装酒 一斗,名为“酒经”的小口修腹瓷瓶,是宋代人对梅瓶的称谓,因此梅瓶也称作“经 瓶”。到了元明时期,从古人的诗文分析,此时的梅瓶又被称为“酒樽”“酒瓶”。 清末寂园叟撰《陶雅》曰“器皿之佳者曰瓶、曰盂、曰罐,而以瓶之种族为最多, 瓶之佳者曰观音樽、曰梅瓶”。这就是梅瓶得名的由来。
梅瓶
高安元代窖藏出土梅瓶共 6 件,应是一套组合,造型相同。6 件梅瓶均带盖,而 其他地方发现的元代青花梅瓶带盖者极少,盖呈盔状,花苞宝珠钮,盖分两种,一 种盖内光素;另一种为子扣套合结构,盖内置漏斗状子口,此类盖套合更紧密。
六件梅瓶底部和盖内壁上分别用墨书楷体礼、乐、书、数、射、御,即儒家六艺编号。 六艺为中国古代儒家求学者需要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艺,由此能看出窖藏主人在品行 上力求高雅,有意崇尚儒学。六艺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 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礼:礼节即今德育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乐:音乐。
射:射箭技术。
御:驾驭车马的技术。
书:书法,书写,识字,文字。
数:算法、计算。
墨书礼、乐的两件梅瓶主体纹饰为缠枝纹,构图繁缛,属至正型元青花构图,书、 数、射、御墨书款梅瓶主体纹饰为云龙纹,在器物的整体构图上别出心裁,使之出 现蓝白相间的立体空间效果,与牡丹纹梅瓶布局繁缛的特点形成鲜明的对照,主题 突出,层次分明。
高足杯:高足杯最早是作为酒具使用的。元代高足杯,俗称马上杯,在草原文 化及农耕文明的共同作用下,产品质量提高且数量增加,特别是元青花和釉里红高 足杯,成为历代高足杯的典范。元代,自从成吉思汗西征(1219 ~ 1260 年)将西 亚的“哈利吉技术”(阿拉伯语的蒸馏酒)引进中国后,拥有高档酒和酒具是地位 和权利的象征,高足杯和梅瓶作为一种高雅的酒具在当时普遍受到人们极力推崇和 重视。它们作为酒文化的生产品,既反映了酒对中国陶瓷文化的影响,也深刻地揭 示出蒙汉民族文化在特定的条件下,从激烈碰撞到相互交融的历史物证。
元代窖藏出土的元青花杯,上部为碗形,口沿微外撇,杯心平坦,下喇叭状, 竹节型高足杯,足中空,足端平切露胎。杯身与足部采用湿胎抖接工艺,有别于明 代的釉接。装饰纹样题材有文字诗句、月梅、花卉以及具有古西域伊斯兰文化的装 饰题材。高安窖藏高足杯为元代高足杯中的精华。
青花高足杯共 9 件,造型相同,胎质洁白细腻坚致,釉色白中泛暗,青料发色 均呈灰黑,积料处多见褐色铁锈斑。从这 9 件高足杯烧成后的氧化钴料所反映出来 的色彩效果分析,不排除它们在当时与窖藏元青花大件均使用一种钴料绘画,而并 非有国产料和进口料之分,只是在窑内所处的位置受温条件差别造成青花氧化不到 位出现的灰暗装饰效果。
元青花高足杯中最有文化品位的当属诗文高足杯。此杯外壁绘二方连续折枝菊 纹一周,内壁口沿处卷草纹一圈,杯底心草书“人生百年长在醉,算来三万六千场”14 字,这首诗句应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襄阳歌》中“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 三百杯”的诗中内涵,诗人故被人们称做“酒中仙”。元青花诗文高足杯书法字体秀美, 笔触酣畅,一气呵成,气韵生动,颇具名家风范。以诗句文字为装饰题材,在元青 花中可谓凤毛麟角。
“岁寒三友”蕃莲纹高足杯,以一束蕃莲和松竹梅为装饰题材,蕃莲是古代从 西域移植过来的新品种,而“岁寒三友”图则是我国古代传统文人画常用之素材, 因此这件高足杯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异域文化相融合的代表性作品。
酒诗文高足杯(俯视) “岁寒三友”高足杯(俯视)
稀世珍品釉里红瓷
与元青花并驾齐驱的是釉里红瓷。这是一种釉下彩瓷器,它以矿物质中金属铜 元素为着色剂在瓷胎上绘制,再施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气氛下一次烧成。釉里红与 青花瓷的共同点是:创烧于元代,二者分别以矿物质化学元素中的铜和钴为装饰材 料。元代釉里红的创烧成功,是景德镇匠师在吸收唐长沙窑、宋代钧窑彩绘装饰工 艺技术的基础上的突破性创新,标志着中国陶瓷烧造从此进入釉下彩瓷烧制的崭新 发展阶段,从而推动了景德镇陶瓷装饰工艺改造与升级,使陶瓷装饰艺术日臻成熟, 享誉海内外。
元代窖藏出土的 4 件釉里红瓷器,是元代釉里红瓷的杰出代表,其精湛程度在 中国古代其他窑口中极为罕见,有的造型在元青花中也从未出现过。这 4 件元釉里 红瓷在装饰绘画方面,主题鲜明,主要分为线条绘画装饰、涂抹绘画装饰、刻划、 印花与绘画相结合的装饰等,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和映衬。这些装饰的显著特征,在 努力表现中国古代传统色彩的同时,力求器物在釉里红渲染的作用下与其他装饰手 法融合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4 件釉里红瓷器中芦雁纹匜、蟠螭龙纹高足转杯、菊 纹高足转杯是出自一人之手绘画,釉里红线纹绘开光花鸟纹应属另一位画工创作。
釉里红线绘开光花鸟纹罐:高 25.4 厘米、口径 13.2 厘米、底径 15.2 厘米。此器颈部饰弦纹三道,肩部绘变体莲纹一周及双线菱形纹一周。腹部主体纹是在四个对称的菱花开光中饰鹤穿菊 纹、孔雀栖牡丹图案,四开光 之间饰对称三角灵芝云纹,腹 下部和圈足处则各绘双弦纹两 道。该器造型规整,构图严谨, 主题突出,层次清晰,开光图 案极具民间剪纸艺术效果,代 表了元代釉里红瓷烧造水平。
釉里红芦雁纹匜:高 4.9 厘米、口径 14.4 厘米、底径 9 厘米。匜为古代盥洗用具。此 匜内胎心上刻划一羽大雁衔芦 苇,匜内壁刻划水波纹一周。 匜着色铜在窑内还原焰作用 下,覆盖在胎体上的红色有深 有浅,刻有纹饰的釉里红呈现 出鲜红线纹,其余为灰红色。 刻有纹饰的釉里红所到之处轮 廓鲜明,线条清晰,好比国画 中的分水着色,浓淡相宜。尤 其是匜中的大雁,翎羽清晰可 辨,这是元代釉里红在刻划纹 饰上的又一妙技,也是目前所 见釉里红在刻划纹饰之上使用 效果最佳的器物。
釉里红彩斑贴塑螭龙纹高足转杯:通高 12 厘米。此杯采用湿胎泥接,杯与把皆 可自由转动,足中空。杯身底部在成型过程中预留出所需“公卯榫”,粗细小于把 柄上部中空 0.2 毫米,长度约为 1.5 厘米,杯的把柄为“母榫”,上下通透,上部中空内修坯呈倒漏斗状。抖接之前 的“公母榫”制作技法就此基本 结束。此杯设计奇巧,装饰别致, 胎薄型美,工艺精湛,不受传统 装饰工艺的约束,以涂抹、泼的 技法结合器物的造型,创造出绝 妙的艺术效果。
釉里红彩斑贴塑螭龙纹高足转杯
专家们一致誉其为元代釉里 红瓷的绝品,国内外釉里红瓷器 之最。当杯身旋转时,红色彩斑 好似天边的晚霞,映衬着杯身的 堆塑龙,似蛟龙在落霞中翻滚。 综合装饰技法的效果表现得淋漓 尽致。螭龙,中国古代传说中龙的第二子,一种无角的龙,形体似兽,可祛灾降福,原型是现实生活中的壁虎。该 高足转杯还借鉴了藏族手摇转经筒的造型和结构,杯身上蟠螭龙穿孔钮应属用来穿 系彩带以带动杯身转动,是草原民族用来招待尊贵客人礼仪中的酒器。
官府定烧枢府瓷
卵白釉瓷,创烧于元代的景德镇,卵白釉色微青,恰似鹅卵色泽,故名卵白釉。 卵白釉为石灰碱釉,即在釉料中掺入适量的草木灰,由于釉的黏度提高,釉质精密, 烧成后釉面失透,光泽柔和。卵白釉器物上常印有“枢府”字样,是大元帝国中央 枢密院在景德镇所定烧的瓷器,故又称“枢府瓷”。亦有在器物上印“大禧”或“福 禄”文字。在高安元代窖藏出土的卵白釉瓷器上还发现印有“真福”的文字。卵白 釉器物以碗、盘和高足杯为多,也有壶、折腰碗、碟等之类器物。大都为圈足。从 纹饰上看,窖藏卵白釉分别有龙纹、芦雁纹、菊纹等。釉色为乳浊状。在纹饰上主 要以印花装饰为主,很少有宋代那种飘逸的刻划纹饰。
史料记载,元代枢密院对其在景德镇定烧的专供瓷把关严、档次高,但它又有别于景德镇的明清官窑。明清官窑所烧产品专供皇帝使用,而元代枢密院除定烧产 品外,也以高价对民间销售。从此可以分析出枢密院不代表皇帝,是部门需求行为。 窖藏出土的不仅有卵白釉五爪龙高足杯,还有三爪四爪行龙高足杯,并伴有大量的 印花菊纹、芦雁纹等。
窖藏卵白釉瓷精品颇多,代表性的有卵白釉印花梅月纹斗笠碗、卵白釉印花荔 枝纹高足杯、卵白釉戗金暗刻龙纹玉壶春瓶、卵白釉印花五爪龙纹高足杯、卵白釉 印花云雁纹敛口碗、卵白釉印花团菊纹深腹碟等。
元青白釉印花荔枝纹高足杯:高 10.4 厘米。胎薄质细,釉面明澈莹润,色泽温 润如玉。宋元时期印花大多采用内模工艺成型,该杯一反常态采用外模印花成型, 此种工艺在当时甚少,另有一番韵味,属卵白瓷器中的佼佼者,系一件难得的艺术品。
元卵白釉戗金暗刻龙纹玉壶春瓶:高 26.2 厘米。瓶身戗金箔,金箔成龙纹状, 龙头朝上,龙身旋于瓶身至腹下部,近足端处作凸起弦纹一道。出土时金箔大部剥落。 关于“玉壶春瓶”一名由来,缘于宋人诗句“玉壶先春”而得名,也有说因“玉壶买春”
而得名。该玉壶春瓶通体施卵白釉,白中闪青, 以金箔刻行龙纹贴于腹部釉面,显得富丽堂 皇。该器物戗金工艺独特,突破了元代“枢 府瓷”印花的单一工艺,具有极高的科研价 值和观赏价值。
元卵白釉印花梅月纹斗笠碗:高 5 厘米、口径 13.9 厘米、底径 3.2 厘米。该斗 笠型碗,虽没有枢府、福禄字样,但淡淡的乳白色如浩瀚夜空衬托着一轮弯月照射 在梅梢之间,如此诗情画意,风花雪月一般,或许正是枢府瓷的魅力。
元卵白釉印花五爪龙纹高足杯:高 13.8 厘米。内壁模印两条五爪行龙,首尾相 望,间饰火焰、朵云纹。圈足内素胎处有墨书“中和”二字。“中和”一词源于古 代八卦术语,在八卦六爻里,第 2 爻为逢中,是精神领袖的意思。上部第 5 爻为和, 是皇帝的位置。处于上位,和 2 爻呼应,假如和 2 爻不和,失去呼应,那么这个位 置马上就会没有保证而跌落,进而群龙无首。“中和”二字结合高足杯上的“五爪龙”, 说明它不仅是一件艺术珍品,而且器物主人身份显贵。
元卵白釉印花云雁纹敛口碗:口径 20 厘米、高 10 厘米、足径 6.6 厘米。内壁 模印两羽大雁,大雁间以 6 朵如意云相饰,两雁相对,雁旁各印有“福”“禄”字样。 两羽印纹大雁在莹白色的釉面衬托下,似飞翔在蓝天白云之间,并给主人携来吉祥 如意的“福禄”喻义。器物造型敦厚,元代特征突出。
元卵白釉印花团菊纹深腹碟:高 14 厘米。内壁印菊瓣纹,簇拥着碟心。团菊, 构思巧妙,整碟像一朵盛开的硕大菊花。从出土的枢府瓷的实物看,用“真福”二 字款的实属罕见。
佳作云集龙泉瓷
窖藏内除景德镇窑瓷外,龙泉瓷也是一大特色。传统观念认为,元代龙泉窑瓷 器大多笨重粗劣,胎体不修边幅,装饰简单,效果平俗,胎质显粗糙,难觅温润如玉者, 质量上与宋代难以相比。但从高安元代窖藏出土的 168 件龙泉窑作品人们看到的是 佳作云集的景象。
在器物种类上,如洗类有双鱼洗、蔗段洗、宝杵洗、印花洗等,都属元代龙泉 青瓷中的佳品。
在装饰手法上,尤以刻、划、贴为主,装饰题材有花卉、莲花、宝杵、水波及堆贴龙、 贴鱼等。技法娴熟,刻画洒脱、豪放,与器物的浑厚融为一体,给人以一种朴实、 粗犷的感受。以大盘为例,盘沿平折,有的盘心堆贴有独龙戏珠,工艺惟妙惟肖, 独具匠心,有王者风范。
龙泉窑宝杵纹洗 龙泉窑双鱼纹洗
在器物釉色上,釉面明澈温润,苍翠如玉,不仅出现了精美的粉青釉和亮青釉, 还有极为罕见的梅子青釉佳器。
在造型上,主要以盘、碗、洗、碟为主。在器物成型修足过程中,根据不同类 型分别采用了卧足、圈足、平足等工艺。
整个窖藏的元代龙泉器物之精美实属罕见,改变了人们对元代龙泉瓷品质的看 法,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有的属国内难得一见的珍品。
窖藏还出土了钧窑瓷,如钧窑天然釉敛口碗,高 9.3 厘米、口径 19.8 厘米、底径 7.2 厘米。该碗施天蓝色釉,釉质乳浊,肥厚滋润,为钧窑佳作。
龙泉窑龙纹盘 龙泉窑荷叶盖罐
器主之谜
高安元代窖藏瓷器精美绝伦,那么是何人拥有这批世间珍宝。高安本地学者有 三种说法,即高安籍京城官吏、富商私有和官府之物。
持第一种观点者认为,根据元代民间严禁使用五爪龙纹器物的禁令,拥有者必 定是与京城有关的人物,高安城区上泉伍家人伍先辅与伍良臣父子纳入研究视线。 伍先辅官位元驸马都尉,为皇帝近侍官,且从事商业运输,获利甚多。伍良臣于元 晚期为官,父子二人在政治上有权势,能自由出入皇室,有条件接触和使用皇宫器物。 伍先辅父子在元朝行将灭亡之时,埋藏于城南。
持第二种观点者推测:应是红巾军占领瑞州城前夕,城内富贾之人埋藏于此, 后被红巾军诛灭全家,无人知晓。据《高安县志·兵防志》载: “至正十一年冬十一月, 江西妖人邓南木作乱,攻瑞州,总管禹苏福擒斩之”“至正十二年,徐寿辉部陶九 陷瑞州,总管苏福万户张岳败之,红巾军贼况普天陷瑞州,纵火三日,天完将李养成、 王普敬据华林山为寇。”
持第三种观点者认为,窖藏地点正是元代郡学之地,元晚期瑞州路有一批供官 员祭祀用的礼祭器就存放于此。窖藏中的青花瓷的功能应与现藏于英国大卫德基金 会“至正十一年青花云龙纹象耳瓶”蓝白相间的祭祀用途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 6 件梅瓶在功能上与至正十一年象耳瓶略有区别,前者用于盛酒的祭祀用器,而后者 则“铭文”专用于菩萨座前的供奉器。六件梅瓶底分别书有礼、乐、书、数、射、 御儒家六艺,这也是陶冶官员情操之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