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之邦 —宜春商周青铜乐器

浏览量:0 发布时间:2021-05-21 20:52

【关键词】 礼乐之邦 —宜春商周青铜乐器

        商周时期的青铜乐器,以打击乐器为主,按其形状与用法不同分为铙、甬钟、镈、 钮钟等。目前所知,铙是这些乐器的最早形制,铜铙主要出土于南方的江西、湖南、  浙江、广西、福建、江苏等省区,尤其是大型铜铙。

        据统计,江西地区出土的商、西周、春秋时期的青铜(铙)钟多达 50 余件,几 乎均出赣江中下游沿岸及其西部,而全省铜铙发现仅 8 件,宜春地区占有 3 件,与 集中流行于湖南的湘江流域商周时期的青铜铙类型极为接近,说明了湘赣二地铜铙 的密切联系。专家学者认为,这种青铜乐器发源于长江中下游的南方地区,为江南 地区非常有特色的青铜乐器,有可能是在野外山冈举行重要燎祭时使用。

        在宜春的宜丰、靖安、万载、袁州等地都曾出土过这一时期的青铜乐器。

 

 

宜丰县博物馆藏青铜铙

        1985 年 3 月 12 日,宜丰县天宝乡辛会村的一位村民去村子附近的牛形山取土  时,锄头被土里的一块硬东西崩出了个豁口。这可不得了,什么东西能把锄头都给  豁破了?村民仔细地把泥土清除干净,只见一个黑黑的、上面还有一些乳钉状的家  伙暴露在眼前。村民嘀咕着把这个硬东西给抱回了村里,村干部看见了也只觉得稀奇, 马上报告乡政府,乡政府的干部们看到之后说,这地底下挖出来的硬东西可能是件  宝贝,于是上报给县政府,就这样层层传递,终于传达到了县文物管理部门。他们  连忙赶到现场,把器物清洗干净,终于让这件硬东西露出了原貌—竟是一件青铜铙。


5.png

宜丰馆藏铜铙


        该青铜铙为合范浇制,器壁留有少量沙眼,通体呈褐色,泛有绿色锈斑。钲部两面布满饕餮纹。甬与器身内腔相通,两铣侧至舞和甬部各有一条明显的合范铸缝,但内腔平整,无明显痕范。钲部饰以云雷纹。通高 56 厘米,柄长 17 厘米,铙 面宽 45.5 厘米,重 40 公斤。经专业测音机构测量:铜铙可发出两种音频,正鼓音 C1+36,侧鼓音 d1-9 音分。这件铜铙古朴庄重,其器型、纹饰与湖南东部一带出的 商代青铜乐器相似,故而断定为商代大型青铜铙。

        这件商代大型青铜铙的发现在江西尚属首次,也是江西发现最大的一件。1985 年 3 月 29 日, 《江西日报》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后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还收录 到《中国文物精华辞典》。

        因为该铜铙的发现,考古人员在此地进行了调查,后续又在天宝乡境内相继出 土了春秋青铜纽钟、青铜剑、青铜斧、青铜矛等商周到战国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 有的是重要军乐器,有的是祭祀礼器,都是财富与权力象征。这表明在商周时期, 宜丰县的天宝可能存在着一个尚不为人知的部落中心,可能是方国,有着发达的青 铜冶炼技术。

宜春市博物馆藏青铜铙

        在宜春市博物馆收藏着一件青铜铙,造型古朴,体现商周青铜器庄重素雅、雄 浑大气的风格。不少观众看过之后都为其历史魅力而惊叹,这件国家一级文物从何 而来?这要从 20 世纪 90 年代的一个冬日说起。

        那是在 1995 年初冬的一天,慈化乡文峰村易会文趁还没有完全结霜上山挖红薯  窖,以藏自家的上千斤红薯过冬。在挖至 35 厘米深时发现一件浑身长满鼓钉的东西, 这件东西很重,足有 20 斤重,一看就是件老古董,于是连忙带回村边池塘清洗,以  便看清楚这是件啥东西,由于出土的这件古董呈浅黑色,加上锄头碰撞处出现朱红  疤痕,村里人议论纷纷,有说是铁的,有说是铜,还有说是黄金铸的,一时十里八  村都传开了。没多久,万载、萍乡、湖南的文物贩子们纷纷登门求购,或许是因价  格没谈好,或许是这件东西的挖掘者,认为这件大宝贝,价值不菲,待价而沽,不  愿轻易出手,暂存家中。

        村里有文化的长者认为老古董不能被个人拥有,应该上交给国家,于是他们找 到文物部门,告知慈化乡出土了一件不知啥名的老古董,希望尽快派人前去查看。

        这一信息引起了市博物馆领导高度重视,立即派专业人员前去调查。首先找到 了当地的知情人欧阳松医师,他讲述了整件事情发生的经过。

当找到易会文时,他却不承认发现了一件文物,在耐心劝导之后,对方仍然不 为所动,在这种情况下只好回市里,按国家文物保护法程序办理。

工作人员返回后立即向市(县)文化局领导作了汇报,市文化局又向市政府分 管副市长作了汇报。市领导高度重视,由副市长亲自带队赶赴慈化。抵达慈化后, 马不停蹄与镇领导开会商量对策,决定由慈化镇派出所出面,通知有关人员立即到 镇里来接受询问。易会文带着儿子在村民小组长的陪同下来到镇里,表现十分紧张, 支支吾吾不肯说实话。经过一天一夜的工作,他们终于答应把东西交给派出所。为 防夜长梦多,事久多变,派出所和博物馆一行人迅速赶去易会文家中,将这件追寻 多日的宝贝带回到市博物馆文物库房。市博物馆立即上报省文物局,请求安排专家 对此件文物进行鉴定。

        此件青铜铙通高 38 厘米,舞广 13.2 厘米。器身厚实,呈合瓦状,凹口,圆柱状甬, 无封衡,甬上有旋,旋上无干,平舞,两铣向下渐渐变宽,内腔比较平整,在内部有一凸棱。旋部饰云纹、乳丁纹,腔体铸有三十六枚乳丁,篆部饰云雷纹,钲鼓部 饰兽面纹。经专家组鉴定,此文物为西周云雷纹青铜饶,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6.png

宜春馆藏铜铙


靖安县博物馆藏青铜甬钟

        1983 年 2 月 18 日,靖安县林科所职工李烈英和父亲在该所背后山上的梨树窝 挖地栽板栗树时,在离地面二尺深处发现一件铜甬钟,并及时送交县文物普查队保 存。文物普查队闻讯后立即赶往现场,组织人员进行实地勘察,初步判断为一窖藏, 铜钟系窖藏之物。

        铜钟完好无损,色泽碧绿,造型精美,纹饰庄重,体呈扁圆形,重 31 市斤。通 高 46 厘米,甬长 15.5 厘米,衡径 5.2 厘米,未封口,甬上有旋无干。甬中空与内腔相通,干上有对称的四组云雷纹。舞  宽 22 厘米,无纹饰。钲长 18.8 厘米, 钲间呈梯形。正面篆间饰有卷云纹,  钟面有圆锥状乳钉(枚)四组共 36 枚, 干部呈弧形,两铣宽 28 厘米,鼓部  隧间饰变形云纹。测音结果:正鼓音  C2 - 9,侧鼓音 a1 - 5 音分。

        该铜钟保存完好,制作精良,从 钟形及纹饰判断应为西周晚期之物, 为西周甬钟之精品,现为靖安县博物 馆之宝。


7.png


万载县博物馆藏西周铜铙


        1983 年秋,正值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期间,万载县文物普查队队员王炼在与一 位朋友聊天时,听说在他工作的收购站仓库里有一个奇怪的物件。根据朋友俗语话 的描述,王炼内心暗暗地呈现出一个类似铜钟状的器形,不禁内心激动。

        第二天一早,王炼立即到株潭废品收购站,正如他所想象的,这正是一件青铜铙! 灰不溜秋,一身铜锈,但异常完整。拭去表层灰尘,精美的云雷纹饰立即显现出来, 一边两组三排 18 个乳头状凸枚(两边合计 36 个) ,通高有 40 余厘米,为典型的西 周青铜乐器。

        工作人员介绍说: “这东西扔这里好多年了,已经记不清谁把它卖到收购站来的。 今天你算来对了,这批废铜铁明天打算运钢厂处理哩。”听到这话差点让王炼惊出  一身冷汗。

        王炼连忙向收购站负责人提出征购要求,经过称重,计 19.1 市斤,按当时最高 收购铜价—紫铜价格每斤 2.5 元,合计人民币 47.9 元整。王炼扛着这个铜疙瘩搭 乘班车回到县城。

        一晃过去了十几年。1995 年,国家文物局组织的“国家一级文物专家鉴定小组”将在江西开展馆藏一级文物鉴 定,万载拟将“西周铜铙”送专 家组鉴定,但仅知是从废品收购 部征购外,其来源与流传经历一 概不清。为弄清“西周铜铙”的 准确来源,王炼与同事再次来到 铜铙的征集地株潭废品收购部。 因事隔多年,两人都担心能不能 找到有价值的线索。


8.png


        幸好株潭废品收购部的营业  资料保存完整,通过查询每年的  收购记录,意外地找到了“铜铙” 的收购信息,时间居然为 1965  年,出售人为株潭公社长和大队龙佛生。俩人马不停蹄赶往长和村,通过询问还真找到了“铜铙”的出售人龙佛生。 这个 40 多岁的农村汉子,谈起此事他,却有一段让人唏嘘的故事。

        1963 年秋季的一天,他到离家不远的山坡上挖红薯。太阳落山时分,忽然,“咣” 的一声,手中的三齿锄好像碰到了什么东西,急忙扒开一看,一个奇形怪状的东西  露了出来,用手一提还挺沉的。扒拉掉上面的泥土,却看不出什么名堂,好在看起  来像是铜的,兴许还能卖几个钱。于是,他把它扛回家放在自家阁楼上,不久就把  此事给忘却了。

        后来,他结婚成家连生了两个儿子,但不幸的是两个儿子都是痴呆儿。那时乡  下人迷信,认为有什么“邪气”作祟,让民间“大仙”掐算后说,你家中有一物异常“厉  邪”,对屋主十分不利。龙佛生久思不得其解,想自己家徒四壁,有何物妨主?后来, 忽然想起两年前挖红薯时挖出的“怪物”,心想莫非此物作怪?第二天一早便将它  扛到株潭街上,3 元多钱作废铜卖给了废品收购部,这才有了此文开头的故事。

        1995 年6 月,国家文物局馆藏一级文物专家鉴定小组鉴定认为:该文物造型规整, 器体厚实,是铜铙向甬钟过渡时期的造型,对于研究当时礼乐制度和铜铙的演变有一定的意义。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并最终定名为“西周青铜大铙”。

        青铜铙是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打击乐器之一,始见于商代后期,西周早期青铜  铙通常成组出土,形制、花饰基本相同,大小依次递减,其中以 3 枚成组合最为常见, 多者 5 枚成组合。

        此型青铜铙经过测音,其鼓部正中与两侧可发出两个频率音,音阶关系有小二度、 大二度、大三度与小六度,其中以大二度居多,已能构成合理的音阶序列。此铙是  三件一组,三件大小依次的青铜铙之间均以四度半音阶之差排列,三者最低基频为  一度、五度、八度,大致与 C 调相符。

        中国青铜时代的乐器不仅用于宗庙礼仪,也用于宴享时奏乐助兴,寓意教化功能。 《周礼·大司乐》: “王大食,三宥,皆令奏钟鼓”; 《乐师》: “飨食诸侯,序  其乐事,令奏钟鼓”,其揭示了食乐一致的礼制。《史记·乐书》: “故乐所以内  辅正心而外异贵贱,上以事宗庙,下以变化黎庶也。”商周的统治阶级在锦衣玉食  的生活中,也要求相应的娱乐。歌舞升平是他们娱乐的一个方面, “钟鸣鼎食”是  他们生活追求的境界,这些也成为贵族王权地位的标志。商周统治者在寓乐于政之外, 还要将不同的乐舞用于不同的场合,来体现威仪、和谐上下。以乐侑食是商周贵族  阶层生活所尚。

        青铜器铸造工艺复杂,青铜乐器较一般的青铜器铸造更为精细。因为青铜乐器  不但要铸造成型,而且成型后器体还要能够准确地发出乐声,这涉及音调的高低调整, 因此工匠必须懂得深奥微妙的发音原理与铸造工艺。青铜乐钟的音响取决于它的形  状、尺幅大小、花纹组合、合金比例和金属组成等多种因素。故青铜乐器也能从一  个方面反映出青铜铸造的精湛技艺。从宜春各馆收藏的历年出土的众多青铜乐器里,  我们可以探知商周时期艺术及音乐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功能。青铜乐器既出现  于祭祀祖神,沟通神灵的重大场合,也可为贵族的宴飨助兴,渲染气氛,激荡情绪,  以乐佐食。当镈钟响起,铙甬钟齐鸣,奏出乐音,在场听者亦可舞之蹈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