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文化和谐浪漫

浏览量:10 发布时间:2021-05-14 16:13

【关键词】 月亮文化

缘起一一源于一座山 


宜春的月亮文化,源于城郊的明月山。

明月山属武功山脉,地处宜春中心城南郊约15公里,由12座海拔千米 以上的大小山峰组成。群山巍峨壮观,千姿百态,有的以绮丽著称,有的以 雄秀见长,有的以险峰争奇,有的以幽静取胜,竹海、飞瀑、松涛、奇峰等优美 景致让这座名山“步步拾锦绣,一里不同天”。明月山景区现在拥有6顶国 字号桂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 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中国温泉之乡。这段俊秀雄奇的山脉,延伸至南” 的吉安安福县、西边的萍乡芦溪县,都称为武功山,唯独在宜春境内,却有了 一个浪漫的名字一明月山。

明月山名称的由来有三说:

一是因物而名。史书记载:“山上有石,夜如月光。”唐代有一个很知名 的诗僧叫齐己,他写下了这样一首诗来形容明月山:“山称明月好,月照遍山 明。欲上诸峰去,无妨夜半行。”意思就是有月亮的晚上,遍山都是明的,如 果你想到山顶上去,半夜都无妨。自此,人们称这座山为明月山。

二是因人而名。人借山扬名,山因人传奇。南宋年间,明月山下的夏家 坊村,出了个美丽聪慧的姑娘夏云姑,小名“明月”。云姑于南宋高宗年间被 选入宫,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忠诚善良,成为南宋第二个皇帝宋孝宗赵! 的正宫娘娘,史称成恭夏皇后。《宋史-卷二百四十三列传第二》载:“成恭 夏皇后,袁州宜春人。曾祖令吉,为吉水主簿。夏氏初入宫,为宪圣太后阁 中侍御。普安郡王夫人郭氏薨,太后以夏氏赐王,封齐安郡夫人。即位,进 贤妃。逾年,奉上皇命,立为皇后。三年崩,谥安恭。宁宗时,改谥成恭。”山 

窝里飞出了一个金凤 凰,大家以她为荣,以她 为贵,为了纪念她,就称 业匕山为明月山。

1.jpg

三是因传说而名。 明月山有许多月亮的故 事和传说,最为有名的 是嫦娥从明月山奔月的 故事。传说当年嫦娥为 保护后羿的仙丹不被蓬 蒙偷取,抱着仙丹跑到 了明月山下,蓬蒙穷追 不舍,眼看仙丹就要落 入坏人之手,嫦娥情急 之下就吞下仙丹,然后 从明月山奔月而去。嫦 娥在月宫中非常寂寞, 常常因思念后羿和亲人 而伤心落泪,“泪飞顿作 倾盆雨,化作温泉流人 间”,相传,明月山下的温汤温泉,就是嫦娥的眼泪。温汤温泉富含硒,巧合 的是,硒这个元素,在古希腊语言中,就是月亮女神。2008年秋,被誉为“嫦 娥之父”的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游览明月山时,被嫦娥奔月的传说打动,撰 写了一篇美文:《愿携嫦娥故里行》。文中写道:宜春人民如此钟情于明月, 把自己的城市誉为“月亮之都”,此情此意,我倒真的愿意相信明月山是嫦娥 奔月的地方!后来又专门为“月亮之都”网站题诗一首:“月是故乡明,人是 故乡亲。嫦娥返故里,普天同欢庆。”此外,明月山的蟾赊望月、玉兔守月、八 戒馋月、六龟拜月、金鸡啼月等景点,每一处都有着让人津津乐道的动人的明月山的柔美月色,最宜与月神游、对月抒怀,历代以来吸引了无数文 人墨客,激发出无数于松风竹月间的深情吟咏。韩愈、郑谷、陆希声、张商 英、辛弃疾、范成大、黄庭坚、朱熹、徐霞客、严嵩等许多历史名人,都曾游览 明月山水,他们或参神祈雨,或挂冠归隐,或寻幽探源,或访友讲学,或考察 山川地貌,对明月山都情有独钟。明末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还记录了明月 山“观日景如金在冶,游人履步彩云间”的奇幻丽景。

 

2.jpg

明月山一云漫群峰


根深——藏于一万地


月照古今,人类对月之传说由来已久,月之崇拜亘古未变。宜春人民对 月亮特别的钟情,也特别的崇拜,积淀、传承了丰厚的月亮民俗。这些民俗 在岁月的长河中打磨、洗练,演变为浓郁的地域文化,散发出淳朴迷人的 芬芳。

中秋拜月 中秋节,又称月夕、追月节、拜月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 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节日,自古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 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唐后,宜春民间逐步兴起中秋拜月习俗,袁州、万 载、丰城、高安等地的名门望族还会举行拜月仪式。仪式庄严隆重,主要有 请月、祭月、拜月三个程式:

请月一击鼓九通,鸣钟九响。两侧号手仰天吹响长号,鼓手双手击点 跨立,仪仗队旗手整齐分列。人们用虔诚的心灵、庄严的仪式,恭迎象征祥 和的明月升起。

祭月一设果案台,摆放莲藕、柚子、花生、石榴、菱角、西瓜及月饼等, 祭敬月神,表达人们感恩天地赐与万物,祈求家庭团圆、子孙满堂的美好愿 望。主要程序是“一燃三上”。“一燃”是点燃瓦子塔。舞台两侧各置一个瓦 子塔,塔内置放干柴,点燃后不时向塔内抛洒岩盐,"啪作响,火苗丈余。) 时,傩舞队上台表演,以原始粗犷的舞蹈表达对月神的崇敬与护卫,祈求来 年风调雨顺。“三上”是:上灯,数十对童男童女手持柚子灯,由两侧圆步? 拜台中央,然后分立两旁;上果,;男童女分四组上八种时令鲜果或食物,上 荷花、莲藕祈愿亲情相依、爱情相连,上柚子、花生祈愿儿女双全、子孙满堂, 上石榴、菱角祈愿子孙团结、聪明伶俐,上月饼、西瓜祈愿团团圆圆、幸福美 满;上香,香客手持高香走上拜台,敬拜月神。

拜月一全场肃立,双手合十三鞠躬:一鞠躬,祈愿风调雨顺年年丰;二 鞠躬,祈愿月圆人圆事事圆;三鞠躬,祈愿家和国和天下和。

宜春的中秋拜月仪式,通过现代方式演绎传统礼仪,表达神圣祥和的主 题,洋溢着浓浓的民俗风味和正能量,是宜春月亮文化旅游节的经典活动, 已被列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都吸引了无数海内外游客观赏和 参与。

3.jpg

中秋拜月

        火龙追月中秋节舞火龙,是宜春各地最富传统特色的民俗活动。中 秋时节,大地金黄,农村的青皮后生们在一天的劳作之后,喜欢聚在一起,用 稻草捆扎在木棒上,插满香火,在一轮皓月之下,游走于丰硕的田野,既喜庆 丰收、欢庆佳节,又表达驱邪凶、日子红的美好愿望。宜春的火龙最壮观的 当属丰城市隍城镇清溪李氏的梅烛板凳龙。相传,有一年天庭玉皇大帝规 定,丰城、高安、新建三县降三成雨、七成旱。随后的盛夏时节,赣中大地赤 地千里,湖塘干涸,庄稼枯黄,人牲缺水。东海龙王怜悯农夫有种无收,每天 早晨偷偷来到三县天空,施洒露水,滋润庄稼。不料此事触犯天规,玉皇大 帝下今将东海龙王处以极刑,腰斩数截抛下凡间。丰城的百姓感念东海龙 王洒露之恩,将龙身一段段拾起,安放在板凳上,用树丫插紧,安上灯笼,点 亮红烛,以表祭祀。由此,演变成丰城清溪李家的梅烛板凳龙。梅烛板凳龙 远观若满天流星,近看如火龙翻腾,气势威猛,远近闻名。表演时,家家户户 点上灯烛,每家出一丁,一丁一板凳。板凳有板无脚,上置三个竹编灯笼,点 燃红烛。待到村里传来锣鼓声,壮丁们便扛着板凳来到祠堂前集合,各房按 长幼排序,用树丫将板凳连接起来,顺序相接,形如长龙,直走弯行,灵活自 如。然后在族长的引领下,来到龙王庙请龙头。当龙头与龙身相接的刹那 间,板凳龙被激活起来,身姿矫健,跃跃欲试。游龙按照固定的线路绕村行 走,最壮观的时候有板凳三百多条,一千多盏烛灯,延绵一里多长,宛若跳动 的音符、穿行的光带。板凳龙来到各家各户,户主们都要点灯放鞭炮迎接, 那场面可谓是光焰交织,欢声笑语,热闹非凡。绕村三圈后,板凳龙一字长 上, 长一声 , 龙的 们便 树丫,扛着板凳 自家狂奔,顷刻间,板凳龙化作数百段,穿梭闪动于月色下的村庄,按当地说 法,这是谁先到家,谁先得福。

 


 4.jpg

火龙追月

        放荷花(问月中秋时节,等到掌灯时分,不少地方的百姓扶老携幼, 提着各式各样的花灯来到小溪池塘、湖泊河流,由长)点燃蜡烛,孩童放入水 中。荷花灯逐水漂流,波光粼粼,送去对远方家人的问候,寄托对失去亲人的 思念。天上一轮皓月,与满河漂动的荷花灯遥相辉映,构成一幅唯美的图画。

5.jpg

放荷花灯问月

        放孔(灯梦月孔明灯又叫太平灯,(传是诸葛亮发明的。用白纸或 红纸制作,其形如斗,上大下小,顶部密封,底部开口"用竹蔑或铁丝作络 架,铁丝上绑扎浸过油的棉花团或纸团。燃放时一人牵开灯纸,顶部朝上; 一人点燃油团,让热空气冲盈灯罩之内,约二三分钟后孔明灯冉冉升起。人 们常常在灯纸上写下自己的愿望,然后放飞苍穹,祈求梦想成真。 


 6.jpg

放孔明灯梦月

    民俗的力量是强大的,体现在日常,便是将月亮融入了宜春人的生活。

    文人赏月 月亮,始终是中国人情感的寄所,文人雅士吟咏诗赋的主 体。宜春的文人很善于借月亮来表达情感,留下了许许多多赞美月亮的诗 篇。唐代“芳林十哲”之一吴罕寻着城”的明月感怀:“千门胜景对山开,十 

里晴街柳漫摇。日暮)啼烟际寺,夜深人上月明桥。”北宋宰相王钦;寻着 松间的明月吟诗:“春渍苔纹沿石塔,月含松韵杂琴声。”袁州通判蔡楠寻着 梅林的明月状景:“万点琼英散不收,孤城月堕四山幽。”袁州知州赵资道寻 着竹下的月影赋诗:“风前萧瑟声敲玉,月下玲珑影碎金。”南宋的宜春大文 人张嗣古,在一片芦花中寻月:“撑破芦花波底月,淡烟衰草不胜秋。”清初, 陈为龙回到宜春,乘一叶扁舟在秀江中寻找故乡的月:“力倦归来舟楫好,呼 童载向月明中。” 

宜春文人咏月的历史,也留下了许多佳话。唐大和年间(公元830年左 右),宜春贫穷士子卢肇来到袁州城东、秀江江心的一处沙洲,在这茅草丛 生、荆棘遍地的沙洲之上,结草为庐、立石为铭,日夜苦读诗书。后来,卢肇 状元及第,成为江西有史以来的第一位状元。其月下苦读的故事深入人心, 后人为纪念他,将沙洲命名为“状元洲","卢洲印月"迄今仍是宜春八景之 一。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宜春进士黄颇及第后留在京城任监察御史, 闻家乡中秋之夜,诸生陪父母官邓太守一起赏月,他遥望东南,仿佛看见) 月当空,众生登楼飞觞,笙歌送漏,咏诗吟风,神往之中于是赋诗一首:“一年 秋半月当空,遥羡飞觞;庾公。虹影迥分银汉上,兔辉全写玉筵中。笙歌送 尽迎寒漏,冰雪吟消永夜中。虽向东堂先折桂,不如席间此时同。”北宋皇祐 年间,祖无择贬官袁州知府,他师法韩愈,大兴教育,创建袁州州学,并请当 时著名教育家李靓来讲学,留下了古文名篇《袁州州学记》。闲暇之余,祖无 择与李靓纵情赏月,开怀畅饮,李靓写下了“云中罗绮香风落,月底笙歌醉 梦回”的诗句,记载这段佳话。祖无择还在城东的东湖上大建水榭亭台,修 筑了一座专供赏月的“月台”。明万历年间,御史陈禹谟按部袁州,于宜春台 修建“总宜楼”,于是,宜春的文人雅士多了一个登高望远、集宴玩月的去处。 清顺治年间,宜春贡生潘于逵作有《总宜楼望月》:“台上楼层迥入云,画栏佳 气自氤氤。窗吞河汉”天近,幔卷星辰落眼纷。把酒漫邀花下饮,鸣琴疑在 镜中闻。蟾宫此夜谁为主,一段天香此处分。”

7.jpg

孩儿玩月宜春民间流传许多有关月亮的童谣,这种童谣用方言俚语 诵唱,朗朗上口,韵律优美;寓理朴质,潜移默化。当月朗星稀的夜晚,一群

在 的 , 是城 , 玩 的月 玩 ,月 的歌 , , 是一 天 、 的场景。如:“月光光,夜光光,月光树下好插香。东一拜,西一拜,拜得明年好 世界。”表达了人们渴望风调雨顺,追求团圆幸福的美好愿望。又如:“月晓 公公,担担水桶。桶里掺包盐,走到上屋前。上屋前,在打鼓,来到袁州府。 袁州府,在打锣,转到秀江河。秀江河里泡根竹,疙得就发哭。上上下下冇 得船,急得螺螺转……”用宜(方言俚语唱这首童谣,大俗之中见大雅,令人 感慨人生之艰辛,感叹生命之珍贵。古往今来,月亮都是相思寄情的载体。 人们总喜欢用月亮来表达一种情感、一种愿望。宜(民间有一首古老的童 谣,把这种理念潜移默化地灌输给了孩童,使他们在幼稚的心灵中就播下了 拜月求偶、求婚的种子。童谣是这样唱的:“月晓仔,夜夜来。有崽有女带得 来,冇崽冇女空手来。借你咯刀,斫竹篙。借你咯马,走袁州。走到姐姐门 前过,姐姐哇我冇老婆$有钱讨个红花女,冇钱讨个痢痢婆。痢痢婆,会栽 禾。栽又栽得深,生个傍仔七八斤。” 

8.jpg

孩儿玩月

 


 


勃发——兴于一个节 


 


丰厚的月亮文化资源使宜春举办一个以月亮命名的节日成为可能。为 让高悬于天际的月亮真真实实地落在宜春的地上,也为传承中国的月亮文 化,唤醒现代人的明月情怀,从2007年开始,每年的中秋时节,宜春都会举办 月亮文化旅游节。

从第一届开始时,宜春就提出,要把月亮文化节办成城市的名片、企业 的盛会、招商的平台、市民的节日,让月亮文化引领宜春走向世界,这个目标 从来没有动摇过。宜春坚持系统规划、分步推进。前五届第一个周期的办 节模式是政府主办、全民参与,侧重于月亮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和月亮文化 

框架的构建;2012年进入月亮文化节第二轮周期,办节模式是政府主导、企 业参与,侧重于丰富月亮文化内涵、发展月亮文化产业、打造月亮文化品牌。 十年来,宜春每届月亮文化节的举办,都堪称是一次对月亮文化的生动诠 释,对宜春之月的华美演绎。

 9.jpg


 10.jpg

月亮文化节农耕技巧大赛


保留经典、推陈出新,是宜春一直坚持的办节理念。保留经典,就是保 留民俗文化的经典。对宜春流传久远的“中秋拜月”“火龙追月”“放荷花灯 问月”“放孔明灯梦月”等民俗,通过整合、规范、提升,使之成了节庆的经典。 推陈出新,就是每年一个主题,做到常办常新。2007年第一届的主题是“团 圆•和谐•发展”,目标是打造一轮最圆的月亮,因在全球首倡月亮文化,宜 春一炮打响,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2008年第二届的主题是“农月相 趣•人月相欢”,目标是打造一轮最有趣的月亮,宜春趣味横生的农耕文化 赢得了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喜爱。2009年第三届的主题是“情月相融’山水 为证”,目标是打造一轮最美的月亮,通过举办央视2009年秋晚,向世界展 示了一轮最美的宜春月,世界对宜春不再陌生。2010年第四届的主题是“泉 月相映•水月同天”,目标是打造一轮最雅的月亮,宜春高雅的文化氛围和 休闲养生环境倍受人们青睐。2011年第五届的主题是“禅月相通•月明禅 心”,目标是打造一轮最入心的月亮,宜春倡导的“月亮式”生活方式逐渐深 (人心。2012年第六届的主题是“花好月圆•宜工宜家”,奏响了花与月的 

交响,展示出宜工宜家的和谐。 2013年第七届的主题是“泉月 欢歌-维景唯美”,通过活动创 新、形式创新、宣传创新,让群众 和游客成了节庆的主角。2014 年第八届的主题是“五叶东方- 禅月静修”,这一年,随着纪录电 影《禅境宜春》的播出和禅都文 化博览园的建成开放,宜春在全 世界确立了自己的禅都地位。 2015年第九届的主题是“禅园 皓月•新奥新景”,这一年,明月 山温泉风景名胜区成功创建国 (5A级旅游景区,旅游宣传口 号“一年四季在宜春”广为人 知。2016年第十届的主题是 “花好月圆•十全十美”,2017年第十一届的主题是“宜春山水美-明月天下情”,继续不遗余力打造文化 品牌,壮大月亮文化产业,使月亮文化成为宜春的标志性文化。十年来,宜 春用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托起了宜春这轮明月,让月亮文化在宜春焕发出 了全新风 。

11.jpg

月亮文化在宜春的复兴,为这座美丽的城市带来了自内而外的全新发展。

宜春人的文化自信蓬勃生长。十年来,宜春每届月亮文化旅游节都是 文化的盛典,特别是中秋拜月、火龙追月、放孔明灯、放荷花灯等民俗活动, 吸引了无数人热情参与,也是中秋佳节高层媒体宣传报道的首选。宜春中 秋拜月神圣庄严的仪式,唤起了无数人的敬畏之心;月夜下缓缓飘飞的孔明 灯,指引了无数人去仰望星空;一曲曲关于明月的优美旋律,拨动了无数人 的心弦。宜春每届月亮文化旅游节都是市民的节日,多项品位高雅、节味) 

郁、玩味十足的活动,无论是阳春白雪的音乐会,还是下里巴人的广场舞,都 让人们得到了文化的享受、情操的陶冶,感受到了满满的正能量。人们在亲 身感受后,逐步学会和习惯了衣着整齐、心怀向往地去欣赏艺术、消费文化。 宜春每届月亮文化旅游节都是企业的盛会,组委会鼓励引导企业进行冠名、 承办活动、产品展销、经贸洽谈等,带动了无数市场主体进行市场创业、文化 创造,也带动了旅游、物流、商贸、餐饮、宾招等行业的繁荣发展。现在,月亮 文化已经融入了宜春人的经营理念,“明月大道”“月都酒店”“月禅楼”“禅 月宴”“明月玉”“嫦娥泪”等与月有关的街名、店名、产品、商标处处可见,很 多人“发财跟着月亮走”,自觉向月亮文化借力、向月亮文化寻找商机。

宜春的城市美誉度不断跃升。十年来,许许多多的人因情牵月亮而牵 手宜春。中科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撰文《愿携嫦娥故 里行》在宜证月,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在宜谈月《禅心明月》,著名 旅游专家魏小安在宜论月《宜春归来不看月》,著名文化学者于丹在宜讲月 《春花秋月两相宜》,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中华情”在宜唱月,中国爱乐交响 乐团在宜奏月,CCTV第十一届全国模特大赛各方佳丽在宜秀月。央视《艺 术人生》《走遍中国》《科技博览》《远方的家》《北纬三十度》《欢乐中国行》 


12.jpg

2009年央视中秋晚会


《寻宝》《发现》等诸多栏目,也因为月亮的情缘,先后走进宜春这座月光如水 般的城市,向世界传播了宜春美,展示了宜春月之美。十年间,宜春注重借 咼端媒体树品牌、借品牌栏目打品牌、借名家名嘴说品牌,借力扬名的策略 取得了极大成效,先后获得了 “世界著名文化旅游城市”“中国旅游竞争力百 强城市”“中国最佳旅游休闲胜地”“中国最佳休闲养生城市”“中国最具民 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中国最美赏月地”等多项荣誉。特别是宜春的旅 游,在“月亮之都”这块金字招牌的引领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接待旅 游人数和接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都近40%,明月山景区2015年创国家5A 成 后, , 现了

亮文化旅游节提出的“秀出武功”的目标$现在的宜春,名气大了、人气旺 了、财气多了,“月亮之都”成为指代宜春的专有名词,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并 成为常识




 

意编——孕育一方人

月亮文化在宜春的复兴,逐步养成了宜春市民一种“月亮式”的生活方 式。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宜春人自然而然地舍弃都市的繁华喧嚣,而心怀 向往地赏月、问月、追月、思月,返璞归真于月下的那份宁静与简单。

这样的生活,有着安宁闲适的生活状态。宜春人既报有进取之心、踏实 工作,也心怀“走南闯北、宜春还得”的满足,喜欢月亮的宁静与柔美,懂得享 受和感受生活。现在的宜春,古老的温泉井边,有“乐不思蜀”的外来定居 者;幽静的明月山下,有闲适逍遥的成群游客。人们呼吸纯净的空气,聆听

的 ,心 之 。 而 受 之 , ,云栈道,立于明月山巅,更让人心旷神怡,烦恼尽去。

13.jpg

市民在温汤古井旁

这样的生活,有着阴晴圆缺的平常心态。宜春人面对生老病死、悲欢离 合,有如看待月亮的阴晴圆缺,相信缺了还会圆、圆了又会缺,不以物喜、不 以己悲,心境平和,淡然处世。生活在宜春,仰望宜春的明月,当自然环抱、 月色如水、泉水漫体,都市的喧嚣变得遥远,世俗的争斗开始索然,而生活的 本真、生命的本意却悄悄浮出水面。谯楼的悠悠古钟,城市的典雅从容,都

是那样的温暖和熨帖。

 

14.jpg

明月山青云栈道


这样的生活,有着温婉绵长的情感形态。宜春人民风质朴,情谊绵长, 即使是最热烈的情感,也喜爱内敛含蓄的表达,借明月传情、以明月抒怀,让 人倍感温馨,难以忘怀。直至今天,宜春的民间还喜爱通过各种原始而充满 的活 和 ,还 人

“月亮式”的生活方式主张以包容的心态与自然相处,以放松的状态面 对尘俗,宜春因此让人感觉更舒适、更有幸福感,也更有亲和力和吸引力。 中国社科院专家张国庆来过宜春后,在他的畅销书《话语权》中由衷地赞美 宜春:“如果再能多些宜春般的宜居,多些月亮之都这样的国际名片,加上中 国人的热情好客,就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中国。”北京师范大学于丹 

教授多次来到宜春,她这样表达自己对宜春的钟情与祝福:“祝福月亮之 都一宜春,祝福这样的明月之乡拥有万古明月,让明月进入每一个人的生 活,照耀大家的幸福。”现在,每年从全国各地涌至宜春的游客,他们或慕名 来宜春游览,或如候鸟定期租住宜(,或干脆在宜春买房定居,目的都是希 望能感受宜春的“月亮式”生活,体验在宜春养生的乐趣。

 15.jpg

于丹教授(左四)等一众名人齐放荷花灯


月亮是世界的,而月亮之都是宜春独有的;文化是人类的,而月亮文化 是宜春独特的;生活是大众的,而“月亮式”生活方式是宜春独享的%月亮文 化是宜春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标识,在未来的前行道路上,一定能够带领 宜春人民坚定文化自信,一定能够引领宜春走向世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