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61)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60)
社会生活(1)
千古风流——苏轼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作者:
关键词: 书画家 黄庭坚
描述:苏轼(一〇三七年?一一〇二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铁冠道人、海上道人,谥文忠,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是我国北宋时期士大夫,著名的学者、政治家、文学家、书画家。苏轼首先作为官员士大夫,一生宦海沉浮,为官足迹遍及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又因卷入北宋末年的党争而被贬至黄州、惠州,甚至远及儋州。在短暂而坎坷的一生中,苏轼在政治上不甚得意,但于屡次外放和被贬中仍能不为时境所困,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为国为民不改其赤子之心。作为文学家,苏轼散文汪洋恣肆,强调文以载道,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强调以文为诗,以学问为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为元祐诗坛的代表;其词开豪放一派,拓展了词的内涵,开拓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地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作为书画家,苏轼擅长行书,是宋代书法"尚意"
黄庭坚《廉颇蔺相如传》
作者: 云紫
关键词: 《廉颇蔺相如传》 黄庭坚
描述:黄庭坚(一○四五—一一○五),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书家。官吏部员外郎。工正、行、草书。正书学《瘗鹤铭》,遒健不俗;行书得《兰亭》风韵,蕴藉而舒展;草书得怀素三味,相比于《自叙帖》,文气盎然。其书法虽昂藏郁拔,而神闲意浓;其笔法瘦劲圆通,则自篆来。与蔡襄、苏轼、米芾齐名,称"宋四家"。在中国书法史上,亦有重要地位。
楼钥与黄庭坚诗学的离与合
作者: 吴晟
关键词: 楼钥 黄庭坚 诗学
描述:楼钥与黄庭坚诗学的离与合
博士生导师学术文库
作者: 杨庆存著
关键词: 黄庭坚(1045~1105)-人物研究
描述:本书是研究宋代学者黄庭坚的学术专著。本书将黄庭坚作为剖析宋代文化的典型,并着眼于人才成长、文化建设和规律探索,从家学、生平、交游、思想、创作、影响等方面,系统考察和深入分析黄庭坚的文化实绩和创造历程,厘正了黄庭坚的家族世系,从文学史、文化史角度深入考察黄庭坚“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等文学理论渊源流变与深广影响,提出其核心宗旨是强调以继承为基础的文化创新;考察了黄庭坚家学渊源及其对黄庭坚的影响,黄庭坚与苏轼的友谊交往史实以及对推动宋代文化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详细了黄庭坚的散文创作与人文内涵,黄庭坚诗歌创作的章法、句法和字法,立体式,分析了黄庭坚词的创作风貌及其艺术贡献、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中陈与义、陈师道的诗歌创作与艺术贡献。
轻本事而重艺术——论黄庭坚、陈师道的诗题演变与文本删改
作者: 赵鑫
关键词: 陈师道 本事 艺术 黄庭坚
描述:记事成分在诗中所占比重之变化,是研究江西诗派诗人创作心态的重要角度。从苏轼到黄庭坚、陈师道,诗题由长变短,本事信息随之由明晰变得隐晦,黄、陈以诗记事的意识比苏轼减弱。从黄、陈对诗歌的修改、删弃痕迹中,可以看出他们经常以放弃记录本事信息为代价,来提升艺术效果,具有轻本事而重艺术的创作心态。此心态与黄、陈对外界事物的疏离、对诗歌艺术的孜孜追求有关。在以苏轼为代表的诗歌行记化、日记化风气中,黄庭坚、陈师道把艺术效果提升为存诗时所要考虑的首要甚至是唯一因素,这一做法具有向"纯艺术"回归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