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85)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85)
酒中有深味 欲辨已忘言——品陶渊明涉酒诗之“味”
作者: 张若晞
关键词: 涉酒诗 社会味 陶渊明 人情味 政治味 寄酒为迹
描述:酒中有深味 欲辨已忘言——品陶渊明涉酒诗之“味”
苏轼酒诗的翻译研究——文化流失与欠额翻译
作者: 陈茂菊,肖杨
关键词: 文化流失 酒诗 欠额翻译 苏轼
描述: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有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在翻译的过程中往往很难实现100%的传词达意,因而文化流失现象十分常见,欠额翻译的情况也不少见.这两种情况在翻译过程中很难避免.在苏轼酒诗的翻译过程中,因为涉及酒文化,更是如此.该论文旨在梳理苏轼酒诗翻译过程中出现的文化流失现象和欠额翻译现象,以期为苏轼酒诗翻译研究作出贡献
苏轼酒诗的翻译研究——文化流失与欠额翻译
作者: 陈茂菊,肖杨
关键词: 文化流失 酒诗 欠额翻译 苏轼
描述: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有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在翻译的过程中往往很难实现100%的传词达意,因而文化流失现象十分常见,欠额翻译的情况也不少见。这两种情况在翻译过程中很难避免。在苏轼酒诗的翻译过程中,因为涉及酒文化,更是如此。该论文旨在梳理苏轼酒诗翻译过程中出现的文化流失现象和欠额翻译现象,以期为苏轼酒诗翻译研究作出贡献。
苏轼和陶《饮酒诗》的题咏内涵与士人生命型态
作者:
关键词: 进退之道 酒中旨趣 追和渊明
描述:未代詩人相互酬唱蔚為風尚,東坡不僅與時人唱和,其尚友古人,追和陶淵明詩歌,可調苦心孤詣之創發。筆者認為蘇軾以《飲酒》為和陶詩之始,應當深契陶氏外境與内在之衝折,同樣鍥而不捨追尋生命之道。東坡和陶《飲酒》作於元祐七年(1092),自請外放輾轉至揚州之際,時年五十七歲。在風雲變化的政治情勢中,東坡不僅借淵明酒杯,澆心中塊壘,更藉由追和淵明之《飲酒》馳騁於文化意象之傳遞與建構。將淵明作為重要前文本,即便二人所處時代環境與社會情境不同,東坡尚友淵明生命情態後,再將目光觀照自我,企圖接合士志於道的文化語境,從中回應現實環境,或弘毅面對挑戰,或向內陶養心靈、超脫桎梏,展現其靈慧與獨特的生命樣態。本文擬先聚焦於蘇軾如何閱讀淵明,這一閱讀包含對作品與詩人情性綜合思考。其次,探討蘇軾和陶《飲酒》題詠内涵,企國貼近其酒中旨趣與進退之道,進而觀察蘇軾和陶《飲酒》詩之承繼與創新。
上页 1 2 3 ... 7 8 9 ... 15 16 17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