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诚实的形式
-
作者:
张正耀
-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繁体字
汉语拼音
苏轼
《赤壁赋》
-
描述:假期里,我教小侄孙读书。读什么呢?读古文。我从书架上拿出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随手一翻,翻到了苏轼的《赤壁赋》。我让他先试读几句。哪知道一开始就遇到了问题,不仅生字多,而且很多繁体字,他读得很吃力。"我们先做第一步,利用词典,把不会读的字用汉语拼音标出来。"我安慰他。就这样,一个字、一个字,一个词、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句子地往下读。第一遍花的时间很长,但到第二遍时,他开始能够基本顺利地读下来了。读到五六遍时,他不仅读得顺畅,而且还能把一些语气读出来,有那种感觉。
-
苏轼的赤壁情怀
-
作者:
张敏
-
关键词:
战争场面
贬黄州
英雄人物
王安石
山川相缪
赤壁
苏轼
《赤壁赋》
-
描述:发生在赤壁的那场江河大战在人们心头久久挥之不去,那些英雄人物则时常凝缩成为一个"怀古"的标签被谈论起,800多年之后,长江上响起了这样一句辞赋: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夏口"即今天的武昌,"武昌"则是今天的鄂州,这句辞赋出自《赤壁赋》,作者是被王安石认为"几百年如此人物"的文人苏轼。当时他被贬黄州,泛游长江之时,将历史上"火烧赤壁"的战争场面刻画到了黄州。黄州的赤壁因为苏轼被称为"文赤壁",与三国的古赤壁战场"武赤壁"相呼应(关于黄州赤壁前文已有解读,此处不再赘述)。
-
开展群文阅读,探析苏轼作品深刻意蕴
-
作者:
陈怡
-
关键词:
写作手法
《前赤壁赋》
《念奴娇·赤壁怀古》
群文阅读
古文教学
-
描述:在高中语文古文教学中,苏轼的作品一直都占有重要地位。苏轼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学生对苏轼的了解大多数源自教材和教辅,并没有在文章的深度理解上下功夫,理解往往只停留在苏轼豪放豁达的层面,这其实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提升。为此,本文选取苏轼贬谪至黄州后的三篇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开展群文阅读研究,引导学生对苏轼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探索其写作手法,体会其情感变化。
-
取舍与平衡:文徵明与“后赤壁赋”叙事性长卷的图式生成
-
作者:
王一楠
-
关键词:
乔仲常
文徵明
叙事画
仿赵伯骕后赤壁赋图
苏州片
-
描述:本文在"叙事画"的范畴中,讨论按照线性顺序展现苏轼《后赤壁赋》的长卷作品。在相关的图像群内部,文徵明的《仿赵伯骕后赤壁赋图》是继北宋乔仲常之后的第二个高峰,展示了赤壁主题叙事性长卷的另一种图式来源,并在其成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影响。这不仅因为"苏轼情结"贯彻了文氏一生的艺术道路、赤壁主题是其晚年最重要的创作,更是因为这幅作品革新了为乔仲常开启的段落型叙事,创造了崭新的流畅型叙事方式,而这在明中后期的苏州画坊中被广为接受。相关的三件作品—徵仲本、赵孟款本和居节本,反映出当时通行的赤壁长卷图式是以"流畅型"叙事为基础,通过组合乔仲常本与仿赵本的布局安排,临摹仿赵本的风格细节,并自创部分人物形象,得以最终定型。其过程显现了明中后期画家对图像的叙事能力及叙事结构的通俗化探索。
上页
1
2
3
...
9
10
11
...
13
14
15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