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54)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154)
苏轼形貌的图像学新证
作者: 邵晓峰
关键词: 乔仲常 形貌 苏轼 考证 后赤壁赋图
描述:通过梳理、研析宋代文献,可以得出苏轼形貌的四个特征:胡须不多、眉目清朗、脸长而奇、身材修长。在此基础上,经过对比北宋乔仲常《后赤壁赋图》、南宋马和之《后赤壁赋图》、南宋马远《西园雅集图》、元代赵孟頫《东坡像》,进行图像的描述、分析、阐释,认为乔仲常《后赤壁赋图》不但是目前所见最早描绘苏轼形象的画作,而且其中的苏轼形貌均符合以上四个特征。鉴于乔仲常与东坡同时代,并师法东坡好友李公麟,笔法近之,因此他所描绘的苏轼形貌是可信的。以之为据,可鉴识后世数量众多、形貌不一的东坡艺术形象,解决学界长期莫衷一是的难题。尽管元代以来胡须浓密、体态较胖的东坡戏曲形象深入人心,但是东坡的真实形貌还是得到了持续有效的关注与传承。
中职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作用——以《赤壁赋》《师说》《六国论》为例
作者: 石翠丽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 《六国论》 《赤壁赋》
描述:一、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一)学习《赤壁赋》品传统文化《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贬谪黄州时创作的一篇赋,全赋在布局与结构安排中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构思,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其中,就
生存困境和苦闷心绪的宣泄与消解——解读苏轼《赤壁赋》中人生喟叹的层面
作者: 李正兵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文本解读 教学思考 苏轼 《赤壁赋》
描述:苏轼的《赤壁赋》是一篇千百年来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名篇,写于作者极度苦闷的黄州时期。文章紧扣月夜泛舟的情境,缘景抒情,因事喻理,把作者忧患于人生困境的苦闷心绪和超越时空的人生喟叹逐层呈现在读者面前。本文拟在前贤时俊解读的基础之上,就《赤壁赋》中流露出的人生喟叹作一点粗浅的探讨和补缀,以期求教于方家。
横竿点破一江沧 ——陶武先《闲情逸咏》序
作者: 周啸天
关键词: 闲情 四川省政协 诗词 赋集 谪仙 石鼓
描述:武先同志的诗词赋集《闲情逸咏》编成,嘱余为序。序不敢当,亦不能辞。韩愈云:"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恭敬不如从命,略陈鄙陋而已。初见武先同志,约在九年前(二○一一)的下半年。那时他还是四川省政协主席,因为买
论苏轼赤壁文学的视觉转换与图像阐释 ——以单景《赤壁图》为中心
作者: 陈琳琳
关键词: 《赤壁图》 图像阐释 前后《赤壁赋》 苏轼 视觉转换
描述:以单景《赤壁图》为考察中心,分析图像与文本平行、交错或背离的多重关系,探讨苏轼赤壁文学在古代绘画中的接受、诠释与再创造。历代画家撷取泛舟赤壁、江川临眺、摄衣攀登、步自雪堂等典型场景,经由视觉转换与图像演绎,既拓展苏轼原作的阐释空间,又投射自我的山水理想与审美观照,同时折射出中国古代绘画与文学的融通特质。
上页 1 2 3 ... 16 17 18 ... 29 30 31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