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东坡的怕与不怕
-
作者:
郑海啸
-
关键词:
乌台诗案
-
描述:苏东坡是个"小胆儿"。一次,他和章惇结伴游仙游潭,"下临绝壁万仞,岸甚狭,横木架桥。子厚推子瞻过潭书壁,子瞻不敢过。子厚平步而过,用索系树,蹑之上下,神色不动,以漆墨大书石壁上曰——‘章惇苏轼来游’。子瞻拊其背曰:‘子厚必能杀人’。子厚曰:‘何也?’子瞻曰:‘能自拼命者能杀人也。’子厚大笑。"乌台诗案中,苏轼被囚在狱,自知在劫难逃,便与长子苏迈商定,平时送食只送菜肉,若有不测时则送鱼。有一天,苏迈因有事,便托一亲友送食。这名朋友
-
执一事,尽己生
-
作者:
邵思琪
-
关键词:
樊锦诗
-
描述:有人感慨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无聊,选择了成为拥有多重职业身份和多元生活的斜杠青年。而我认为,社会中应大量涌现的应是"用一世执一事"的人。一生只执一事,是深探细究的时间沉淀。苏轼曾云:"厚积薄发。"厚积即是时间的产物。《红楼梦》十余年的增删修改,终成脍炙人口的文学巨著,司马迁终其一生,对历史的探索和掌握使其完成"史家之绝唱"。这是对文学和史学的不懈追求、精益求精。
-
人间有味是清欢——浅析苏轼黄州诗词里的多元意象
-
作者:
王文文
-
关键词:
海棠诗
文人骚客
-
描述:"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这首《浣溪沙》写于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公元1084年),彼时苏轼已经离开谪居四年多的黄州,迁移汝州。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近五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苏轼意志消沉、委靡不振,相反,此时的苏轼仿
-
说《北山》
-
作者:
叶露
-
关键词:
王安石诗
《北山》
-
描述:北山,因在金陵城北得名,即今南京东郊钟山。王安石父王益于宋景祐四年(1037)任江宁通判,举家迁居金陵。父丧,葬金陵牛首山。嘉祐八年(1063),母吴氏亦葬金陵。王安石变法遇阻,两度罢相,都退居金陵,筑半山园于北山半腰,自号半山。直到元祐元年(1086)王安石死葬北山,他一生二十多年的重要时光都与金陵有关,北山是其归依的家园。元丰七年(1084),苏轼以远谪调迁汝州,路过金陵,造访王安石,作《次荆公韵四绝》,第三首即次韵此诗,可推王安石此诗亦或作于是年。诗题"北山",即以写山入手。
-
东坡与黄州
-
作者:
冰夫
-
关键词:
乌台诗案
-
描述:"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霞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再读熟悉的《赤壁赋》,我的思绪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千年前的古黄州,冥冥中似乎看到了大文学家苏轼怅然若失地站在古黄州的江边,若有所思地用四川方言诵读着《赤壁赋》……我的内心不禁一颤,禁不住默默凭吊起这位才高八斗的前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