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75)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175)
韩愈:八年时间,六次落榜
作者: 李建
关键词: 博学宏词科
描述: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韩愈的命运跟"三"这个数字有很大联系。他从19岁起参加科举考试,却接连三次名落孙山。他没有放弃,回乡苦读,第四次才以第13名的成绩考中进士。接下来,他又去参加礼部选拔,又是三次落榜。他给宰相写过三封书信自荐,全都没有回音……被"三"折磨这么久的韩愈,后来怎么样了呢?
“辨体”新阐与《词论》重衡
作者: 谷 卿
关键词: 《词论》 词学思想 李清照 辨体
描述:作为两宋之际词学批评的重要文本,李清照的《词论》具有强烈的"辨体"意识,它专门梳理了一条词学的线索,将词抉出,自立为一体进行叙述和批评,这种"辨体"与以往在本存高下尊卑的成见基础上做出所谓"尊体"努力的批评立场显然不同,它更具独立精神和文体意识的自觉,其"别是一家"所主张的不仅是未经改造过的"本色",更是词家建立在对词体词性等均"识"之、"能之"基础上的"自立"。《词论》既对"本色"的词学秩序予以维护和坚持,也对苏轼对于柳永范式的否定进行了"再否定",同时还对"花间传统"重新评定并加以承衍。此后,南宋词学思想发展过程中"正""变"二式超越于简单对立关系形态,从理论上来说也渊源于斯。
论于湖词承继东坡词之关键
作者: 许林菁
关键词: 于湖词 东坡词 骏发踔厉
描述:张孝祥是南宋致力于凌轹苏轼并在词的创作上卓有成就的第一人,于湖词继轨东坡词,"寓以诗人句法",用诗体之自由章法,用诗体之用典,将诗"兴观群怨"的多种功能赋予词体,使其词具有"骏发踔厉"的风格特点.
时空建构与仁宗朝词体的转型
作者: 李静,王雪凌
关键词: 宋仁宗朝 词的诗化 词体转型 时空建构
描述:时空建构是唐宋词体嬗变的一个重要内容,仁宗词坛实可视为从"花间范式"到"东坡范式"的一个重要津梁。其时的词坛一改花间的基本理路,即把虚拟的闺中女子生活场景与爱恨情愁"再现"于歌场酒席,从"不在场"到"在场"实现了时空"迁移",在时空构成上则实现了从虚拟的泛化构想到真实的独特存在,将词作所表现的空间从虚拟的闺阁迁移到词人们活泼多样的生活中来。由"虚"向"实"的时空转变,所展现的不仅是场景的转换,更是情感抒发的"亲"与"疏"、"隔"与"不隔"的变化。时空构成异变所导致的一个重要显现是词体的变化,即词的诗化。人多谓"以诗为词"为苏轼词之创新,实则"以诗为词"创作局面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若就词体演进而言,仁宗词坛实开元祐词坛风气之先,可谓"以诗为词"之滥觞。
试论苏轼词和辛弃疾词在精神气质上的差异
作者: 段晓静
关键词: 苏轼词 辛弃疾词 精神气质 差异
描述:苏轼和辛弃疾是宋代词坛上两位杰出的词人,为宋词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从表面来看,苏轼和辛弃疾的词风十分相似,但仔细分析,苏轼豪放的背后表现出的是乐观与旷达、潇洒与自适,辛弃疾则显得沉郁、悲壮。潜藏在二者“豪放”背后的精神气质有着很大差别,甚至可以说迥然相异。本文通过对比,探讨二人词作气质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