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取舍与平衡:文徵明与“后赤壁赋”叙事性长卷的图式生成
-
作者:
王一楠
-
关键词:
乔仲常
文徵明
叙事画
仿赵伯骕后赤壁赋图
苏州片
-
描述:本文在"叙事画"的范畴中,讨论按照线性顺序展现苏轼《后赤壁赋》的长卷作品。在相关的图像群内部,文徵明的《仿赵伯骕后赤壁赋图》是继北宋乔仲常之后的第二个高峰,展示了赤壁主题叙事性长卷的另一种图式来源,并在其成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影响。这不仅因为"苏轼情结"贯彻了文氏一生的艺术道路、赤壁主题是其晚年最重要的创作,更是因为这幅作品革新了为乔仲常开启的段落型叙事,创造了崭新的流畅型叙事方式,而这在明中后期的苏州画坊中被广为接受。相关的三件作品—徵仲本、赵孟款本和居节本,反映出当时通行的赤壁长卷图式是以"流畅型"叙事为基础,通过组合乔仲常本与仿赵本的布局安排,临摹仿赵本的风格细节,并自创部分人物形象,得以最终定型。其过程显现了明中后期画家对图像的叙事能力及叙事结构的通俗化探索。
-
祝允明论“胸中要说话,句句无不好”
-
作者:
樊波
-
关键词:
题跋
苏舜钦
晋唐
祝允明
书法美学思想
苏州人
怀星堂集
批评意识
-
描述: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自号枝山,江苏长洲即苏州人),明代著名书法家,著有《怀星堂集》,为后人所编。其中包含了他关于书法的重要见解。这些见解大都以题跋和记叙的方式表达出来,虽然未能形成完整的理论系统,但却鲜明地反映了他的书法美学思想。他在"书述"一文中以"史"的框架视角对晋唐以后(尤其是宋人)的书法大加贬斥,从而表现了一种尖锐的批评意识。但他在具体论及宋人(如苏舜钦、苏轼)时又能作出中肯的评价。上述命题就与对宋人书法评价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