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7)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7)
袁州卢肇《震山记》石刻考异
作者: 曾瑶1,毛静2
关键词: 震山石刻 唐代 考证 卢肇
描述:袁州震山保存有唐宋至明代摩崖石刻多处,其中以唐代状元卢肇《震山记》最为知名。本文比较石刻内容与传世文字之异同,考证石刻书写者的身份信息,并介绍了其他附属石刻的主要内容。
卢肇诗歌年代考证
作者: 黎磊
关键词: 诗歌 考证 卢肇 写作时间
描述:对唐代卢肇现存诗歌的写作年代逐一进行了考证,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卢肇的诗歌打下基础。
袁州卢肇《震山记》石刻考异
作者: 曾瑶1,毛静2
关键词: 震山石刻 唐代 考证 卢肇
描述:袁州卢肇《震山记》石刻考异
参薯的本草考证*
作者: 刘涛,黄云峰
关键词: 甘藷 南方草木状 参薯 本草考证 苏轼
描述:把握参薯的主要特征,核对古籍中的相关内容,确定《山海经》有可能是参薯的最早记载,我国在汉代就已经种植并食用参薯。明代万历之前中国古籍中的"甘藷(?)"大部分为参薯,极少数是例外。今本《南方草木状》为宋人伪作,其中的"甘?"为参薯无疑。从古至今,参薯的部分品种被当作山药入药,故本草文献中有大量参薯的记载。栽培的参薯根茎变异性大,故存在很多异名。苏轼谪居海南期间,应该栽植并食用过参薯。
苏轼形貌的图像学新证
作者: 邵晓峰
关键词: 乔仲常 形貌 苏轼 考证 后赤壁赋图
描述:通过梳理、研析宋代文献,可以得出苏轼形貌的四个特征:胡须不多、眉目清朗、脸长而奇、身材修长。在此基础上,经过对比北宋乔仲常《后赤壁赋图》、南宋马和之《后赤壁赋图》、南宋马远《西园雅集图》、元代赵孟頫《东坡像》,进行图像的描述、分析、阐释,认为乔仲常《后赤壁赋图》不但是目前所见最早描绘苏轼形象的画作,而且其中的苏轼形貌均符合以上四个特征。鉴于乔仲常与东坡同时代,并师法东坡好友李公麟,笔法近之,因此他所描绘的苏轼形貌是可信的。以之为据,可鉴识后世数量众多、形貌不一的东坡艺术形象,解决学界长期莫衷一是的难题。尽管元代以来胡须浓密、体态较胖的东坡戏曲形象深入人心,但是东坡的真实形貌还是得到了持续有效的关注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