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3)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23)
论苏轼的山水游记散文
作者: 张亚富
关键词: 艺术特点 个人经历 山水游记散文 苏轼
描述:苏轼是北宋著名的大诗人、词人,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他一生命运坎坷,但却能从磨难中不断总结人生经验,以一种超然的审美态度写出最达观、最至情的诗文。在他的散文中,山水游记散文最值得称道,作品融入佛道思想,风格多样,寓情于景,艺术成就很高。
归隐与“中隐”:陶渊明与白居易仕宦经历、隐逸动机比较
作者: 黄茂玲
关键词: 白居易 隐逸思想 仕宦经历 陶渊明 “中隐”
描述:归隐与“中隐”:陶渊明与白居易仕宦经历、隐逸动机比较
宋应星:“雕虫小技”汇成鸿篇巨制
作者: 本刊综合
关键词: 《天工开物》 雕虫小技 央视 宋应星 工部尚书 人生经历 鼓励
描述:3月7日晚,央视播出的《典籍里的中国》讲述了宋应星的人生经历和《天工开物》问世之旅,引起广泛热议。宋应星是我国明代卓越的科学家,出身于江西一个世代为官的大户人家,曾祖父官至工部尚书,到他父亲一辈,家道衰落。尽管如此,但他父亲还是坚持让他们兄弟几个上学,并鼓励他们认真学习。
金驲孙与韩愈孝道思想之比较 ——以金驲孙《非鄠人对》和韩愈《鄠人对》为例
作者: 娄玉敏
关键词: 社会环境 早年经历 韩愈 孝道思想 金驲孙
描述:"孝"是儒家传统思想的重要内容,朝鲜王朝的金驲孙和我国唐朝的韩愈同为儒学的提倡者和信奉者,他们虽然都重视儒家传统的孝道思想,但由于他们不同的早年经历和所处相异的社会环境,其对"孝"行为的表现有着不同的看法。韩愈站在正统儒家立场上,批判鄠人割股救母的"愚孝"行为,而金驲孙则从朝鲜性理学出发,认为鄠人割股救母是"至孝"思想的体现。尽管如此,深入分析就会发现,他们二人的孝道思想虽有"异曲"之处,最后也殊途同归,一并汇入儒家思想的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