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69)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269)
中国古代名窑 洪州窑
作者: 赖金明
关键词: 丰城市 介绍 瓷窑遗址 民窑
描述:本项目共计16卷,根据1982年由中国硅酸盐学会出版的《中国陶瓷史》对历代名窑的界定及行业内专家的严格论证,甄选出60座(件)名窑名瓷,预计分为3个批次陆续出版。其中首批出版的16卷。书中以各窑系、窑口古瓷为鉴赏命题,约请各窑口公认的一流行业权威专家著述,以考古学研究为契入点,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唐宋以来各名窑名瓷的发展演变详情及鉴定要点,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指导收藏市场方向。每部书稿资料翔实,论述周详,剖析精微,相对于时下众多泛泛而论的鉴赏之作,实为述而有纲,言而有物。有很高文化积累价值和很强的学术价值,是一套研究整理历史文化、陶瓷艺术的大型专业丛书。
江西地区的六朝瓷器
作者: 李荣华
关键词: 洪州窑 六朝 江西 瓷器
描述:江西陶瓷文化源远流长,一万多年前的万年仙人洞的先民就烧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绳纹红陶,商周时期的吴城遗址和角山窑址成功地创烧了原始瓷。此后,青瓷的制作和生产在江西从未间断过。本文以洪州窑的兴起、兴盛和发展为线索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墓葬材料阐述了江西地区六朝时期各个阶段瓷器的基本特征和演变规律。
历代洪州窑古瓷的元素组成特征的中子活化分析研究
作者: 冯向前,冯松林,张文江,樊昌生,权奎山
关键词: 元素特征 洪州窑古瓷 核分析技术
描述:对江西洪州窑从东汉晚期至晚唐五代 8期 400个瓷胎样品进行了中子活化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碱金属元素Na和Rb、碱土金属元素Ba及Fe等作为胎的助熔剂元素随年代的变化趋势相似,都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U字形变化规律, 其中Fe作为呈色元素, 其含量的高低与瓷胎颜色的深浅是一致的. 分析结果还揭示洪州窑的发展与衰落以及窑址的不断变迁可能都与制瓷原料的发现与消耗有关. 对分析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可以将不同时期烧制的瓷胎样品大致分为 5组: (1)东汉晚期东吴时期; (2)两晋和南朝时期; (3)隋代; (4)初唐和盛唐时期; (5)晚唐五代时期.
上页 1 2 3 ... 13 14 15 ... 52 53 54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