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穷而后工”原因再探赜
-
作者:
李小青,张克锋
-
关键词:
困厄穷愁
原因
诗穷而后工
-
描述: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上承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韩愈的"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说,下启李贽"发愤"说等,道出了诗人的生命遭际与诗歌创作成就的关系,成为一种诗学共识。笔者认为,诗之所以能"穷而后工",是因为经历困厄穷愁的诗人有强烈的创作动力、容易获得有关普通民众的生活素材、有真挚动人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生体验,困厄穷愁更接近生活的本相,因而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
以赋为诗: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赏析
-
作者:
雷恩海
-
关键词:
以赋为诗
穷而后工
韩愈
张署
-
描述:《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一诗乃韩愈以赋为诗的代表之作,创作方法上涵盖着赋法的诸多要素。韩愈通过叙事铺陈,申述自身经历与感受,寄寓了对世事的体认,又绾合永贞革新、宪宗即位的种种事迹,表现深挚激昂之情感;借用辞赋之主客问答方式,以主客互相吟诵诗句,一唱一和,虚实结合,共诉衷情,而洒脱疏放,别具一格。此外,韩愈以张署之口来淋漓尽致地抒发内心之不平,亦是其诗歌"穷而后工"理论的体现。
-
柳宗元、韩愈对欧阳修“穷而后工”论影响关系新辨〔*〕
-
作者:
杨再喜
-
关键词:
“穷而后工”论
新辨
欧阳修
韩愈
柳宗元
影响关系
-
描述:欧阳修"穷而后工"论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地位极高,对于这一理论的溯源,现普遍认为中唐时代韩愈的"不平则鸣"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事实上,如果通过比较,仔细探寻欧阳修"穷而后工"论对于柳宗元、韩愈相关文学思想的承接,就会发现柳宗元的"感激愤悱"对其影响则更为直接。这主要表现为:其一,柳宗元"感激愤悱"与"穷而后工"论在内在关联程度上更为接近,甚至在阐述的句式上也非常相似;其二,在宋代,"感激愤悱"比"不平则鸣"有着更适合于"穷而后工"论的接受语境;其三,欧阳修把柳宗元作为其"穷而后工"论的典型实践者。这些因素表明,欧阳修"穷而后工"论与柳宗元"感激愤悱"具有亲缘性、相似性,是一个一脉相承的话语谱系。基于这一研究,可以更为准确地把握"穷而后工"论的历史渊源和丰富意蕴。
-
从结伴而行到独自求索 ——苏轼《后赤壁赋》文本品读
-
作者:
田博
-
关键词:
贬黄州
文学创作
穷而后工
赤壁
苏轼
《赤壁赋》
《后赤壁赋》
写作时间
-
描述:苏轼被贬黄州,仕途失意并没有消减他文学创作的动力,也许是"穷而后工",他接连写下两篇散文佳作:《赤壁赋》与其姊妹篇《后赤壁赋》,前篇写于"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即农历七月十六,后一篇在"是岁十月之望",前后篇的写作时间仅相差不长不短三个月,皆以"赤壁"为游览地点,苏轼可谓对"赤壁"情有独钟,他所去的赤壁是否为真正的"三国战场",作者并不深加考证,只取其"赤壁"之名而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