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江仙·送钱穆父
-
作者:
苏轼
-
关键词:
理趣
临江仙
改火
慷慨悲凉
-
描述: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赏析:这是一首赠别词。全词一改以往送别诗词缠绵感伤、哀怨愁苦或慷慨悲凉的格调,创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议论风生,直抒性情
-
北宋词晚景意识及苏轼“以理释情”的超越
-
作者:
杨一泓
-
关键词:
“以理释情”
北宋词
苏轼
晚景意识
-
描述:宋初,文人士大夫对五代浮艳婉丽的词风有所因革,并进一步探索词的抒情功能,在词中抒发"春女思,秋士悲"的感慨,书写庙堂之外的生命情感体验。文人在词中表达汲汲顾景而唯恐不及的晚景意识与春日闲愁,在对日常生活的深情体味中,兴起"人生有限情无限"之悲,却没有找到合理的应对方式,未能真正化解悲情,从而陷入价值建构的迷茫。至苏轼,始"以理释情",超越"人生有限情无限"的矛盾,以理性追询生活的应然状态与人的存在方式,为文人士大夫提供了探索心灵和建构人生价值的方向。
-
意境独到 蕴意深长——苏轼诗二首赏析
-
作者:
王鸿远
-
关键词:
唐代诗人
理趣
宋诗
诗的意境
诗意盎然
宋代诗人
苏轼
诗歌艺术
-
描述:唐诗见超逸,宋诗多思理。唐代诗人创造了我国诗歌艺术的辉煌,宋代诗人继承唐诗艺术,又力辟新境以求诗歌艺术的发展,他们落笔致思辩,行文成理趣,精于诗的意境,拓展诗的蕴意,创造出了属于那个时代风格的诗歌艺术。在这方面,文学大家苏轼堪称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的诗作思理精辟而诗意盎然,意境独到而蕴意深长,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得到人们的一致肯定。
-
韩愈七绝的戛戛独造——“解密韩愈”之三
-
作者:
顾海霞
-
关键词:
戛戛独造
理趣
七绝
蕴藉
韩愈
景物描写
-
描述:韩愈今存诗300余首,其中七绝78首。韩愈诗风险怪,但其七绝却非常正规,其中不乏戛戛独造的佳作,堪称唐代七绝的经典。韩愈擅长以七绝写景,通过细致的景物描写,来抒发自己对于人生和社会的体验,语言浅近而不失典雅,自然玲珑,清新蕴藉而理趣横生。韩愈七绝的创作时间,主要集中在贞元二十年至长庆三年。在此
-
历史之势与生民之意:柳宗元政论中的政治与道德
-
作者:
刘顺
-
关键词:
封建论
志与明
政治与道德
柳宗元
理与事
-
描述:柳宗元政论对"公""私"在政治生活中的影响的考察,将政治与道德之分野与互动的考量,提升至极高的理论水准。其关于"人"之分析,不再聚焦于性之善恶,而以"志"与"明"为贤愚分判的标准,并以之为达成社会有效治理的重要前提。经此迂回,道德维度的影响被重新置入政治生活。在回应中唐社会危局并确立为士之道的过程中,相较于韩愈、李翱一系偏好对于心性问题的探索,柳宗元将理民及物作为运思的重心,并在对佛教思想的接受中形成了道在物中、理事不二的基本判断,从而为"志"与"明"现实品格的获取奠定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