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48)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248)
中国物理学会第五届胡刚复、饶毓泰、叶企孙、吴有训物理奖获奖项目、获奖者和主要贡献
作者: 中国物理学会胡刚复,饶毓泰,叶企孙,吴有训物理奖基金会
关键词: 吴有训 多孔硅 输运性质 获奖项目 主要贡献 超高真空 实验研究 压电晶体 叶企孙 中国物理学会
描述:中国物理学会第五届胡刚复、饶毓泰、叶企孙、吴有训物理奖获奖项目、获奖者和主要贡献中国物理学会胡刚复、饶毓泰、叶企孙、吴有训物理奖基金会1胡刚复物理奖获奖项目:固体输运性质等研究中的实验技术获奖者:张殿琳主要贡献:本项目主要是对调制技术和锁相技术在小...
康普顿效应与吴有训的实验
作者: 王大明
关键词: 实验证据 吴有训 现代物理学 散射线 散射角 康普顿效应 不变线 量子散射理论 实验装置
描述:吴有训(1897—1977),江西省高安县人,中国现代物理学的先驱者之一。他的最有影响的研究工作,是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对康普顿效应(Compton effect)所做的实验证明。关于他的这些科学贡献,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曾不同程度地提起或涉及过,但对实验的具体内容及程序迄今缺乏详尽的介绍和准确的评价。本文通过众多的原始资料对吴有训为证实康普顿效应所做的决定性实验进行全面的叙述和评价。
“康普顿-吴有训效应”
作者: 小时
关键词: 获奖成果 吴有训 间接相关 阿瑟 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干性 量子性 康普顿效应 欧几里得 反射光学
描述:光学是一门拥有悠久历史的学科,在西方对于光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欧几里得所著的《反射光学》。而纵观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百年颁奖历史,与光学直接或者间接相关的获奖成果就有45项,占物理学奖约41%。其中对于光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光的相干性、量子性和非线性这三个范畴。1927年,阿瑟·霍·康普顿凭借"康普顿效应"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研究对量子力学的
例析地理学科教学中价值观教育的渗透
作者: 咸生伍
关键词: 地理学科 环境观 农业类型 交通运输方式 价值观教育 人地协调观 地形区 教学片段
描述:一千多年前,韩愈《师说》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今天的中学老师,在应试教育下,授业解惑没问题,但对传道往往不够重视。传道,简单说就是做人道理的传授。因此,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必须做好,而且迫在眉睫。那么,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怎么做?笔者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和人地协调价值观培养,与地理联系密切,便于开展价值观培育工作。
秦更年:一位堪称“杂家”的银行文书
作者: 俞栋
关键词: 秦更年 制图学 自然科学领域 物理学 天文学 一通百通 气象学
描述:纵观古今中外,除精通本业以外,还熟悉其他学科或具有跨界才艺者大有人在。如东汉张衡不仅是伟大的天文学家,而且还是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文学家,为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北宋苏轼既是伟大的文学家,更是书画家;同朝代的沈括,除精通天文、数学、化学、物理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外,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和出色的外交家;被马克思称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亚里士多德,集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于一身;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培根,不但在文学、哲学上多有建树,且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亦取得了不俗成就……诚可谓多才多艺,一通百通。
上页 1 2 3 ... 28 29 30 ... 48 49 50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