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57)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57)
漫谈苏东坡传记(下)
作者: 张陵,南山
关键词: 苏东坡 改革派 传记作品 王安石变法 苏轼 贬谪
描述:作品首先塑造了一个政治家的苏东坡。作为才华横溢,见识不俗的青年政治才俊苏东坡进入北宋朝廷,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但他却没有站在皇帝一边,支持王安石变法。而是旗帜鲜明,坚决反对变法,才会被那些所谓“改革派”排挤,贬谪到杭州。从传记作品描写看,这个时期的苏轼,虽然有热情,有抱负,有担当,敢直言,但与王安石相比,就显露出了政治还缺少远见和思想还处于较稚嫩阶段的问题
宋代人是如何取名字的
作者: 李开周
关键词: 陆游 独生子 欧阳修 王安石 祖父母 苏辙 苏轼 黄庭坚
描述:乳名和迷信宋代宝宝出生后,父母或者祖父母会给他取一个乳名。有些乳名很雅致很好听。例如苏轼乳名“同文”,苏辙乳名“卯君”,苏辙的二儿子苏适乳名“阿罗”,黄庭坚的独生子黄相乳名“小德”,王安石的大女儿乳名“伯姬”,欧阳修的长子欧阳发乳名“僧哥”,陆游的伯父陆宦乳名“马哥”。男孩子乳名里带一“哥”字,是江南地区固有的风俗,就像鲁迅小时候被叫作“迅哥”一样。
清谈
作者: 阿龙
关键词: 扬州城 王安石 独乐园记 《资治通鉴》 司马光 王渔洋
描述:物外熙宁七年(1074)苏轼由海州赴密州,十一月初三到任,为官太守。秋冬之交,满目苍凉,地博而荒颓,比之江南风物寥落很多,苏轼戏称"桑麻之野"。他在这片饮食起居均不太适应的土地两年,熙宁九年十二月,辞别时诗答继任者孔宗翰:"秋禾不满眼,宿麦种亦稀,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肌肤……"尽是对密州百姓的怛恻之情,难为当地谋平安的怪责之意。刚到诸城那会儿,苏轼见境内百姓于田野
苏轼笔祸与乌台诗案
作者: 胡文祥
关键词: 宋神宗 乌台诗案 变法派 张方平 王安石变法 御史台
描述:乌台诗案发生在宋神宗推行新法的过程中,宋神宗决定以更为强硬的手段来推行新法,对于那些反对变法的"旧党"大臣,要毫不留情地予以严惩,这给了一心整垮"旧党"的新进们机会,而著名的大学者苏轼刚好赶上了风口浪尖。乌台诗案发生于元丰二年(1079年),时御史何正臣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至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御史李定也曾指出苏轼四大可废之罪。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宋太祖曾刻石铭志,其中有"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一条。但"乌台诗案"就差一点毁了太祖遗训。
人生失意无南北从公已觉十年迟 苏轼与王安石的恩怨情仇
作者: 李思达
关键词: 《警世通言》 咏菊诗 王安石 恩怨情仇 冯梦龙 苏轼
描述:在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编撰的小说大全《警世通言》中,有一则颇具趣味的故事:王安石任宰相时,苏轼自恃其才老是给他挑刺。某次苏轼从湖州任上回来拜访王安石,在书房看到他一张未写完的咏菊诗稿,上面写着"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当下好胜心起
上页 1 2 3 ... 7 8 9 ... 10 11 1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