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11)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206)
耕读文化(2)
生态文化(2)
社会生活(1)
小群文阅读教学的构建与实施——以苏轼诗文教学为例
作者: 王文娟
关键词: 单篇教学 小群文阅读 语文核心素养 文本共生
描述:群文阅读教学是突破单一的单篇教学和模式化教学的有效途径,小群文阅读,是将主题具体集中、组文篇幅比较短小、阅读量适度控制、阅读周期相对较短的一种群文阅读。它有助于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和深度阅读文本的能力,促进学生阅读方式的改变
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空白点探究方略
作者: 潘秀芹
关键词: 文本语义 空白点 文言文阅读教学 意义空白
描述:美学家宗白华曾言:"人类这种最高的精神活动,艺术境界与哲理境界,是诞生于一个最自由最充沛的深心的自我。这充沛的自我,真力弥漫,万象在旁,掉臂游行,超脱自在,需要空间,供他活动。"(《美学散步》)笔者认为,这空间便是文本中由创作者与读者共同营造的意义空白。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文本比如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等,就是凭借着大量的意义空白,以流转的灵境吞吐着作者的情怀,以无言的姿态接纳着万象读者,给学生营造了一个美丽深邃的生命活动场与精神释放地。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赏析
作者: 韩丽
关键词: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宾语前置
描述:原文阅读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宋】苏轼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蝮蛇蚶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稍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邪?"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苏辙《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的“归耕”情怀
作者: 董霁宇
关键词: 田园生活 农事诗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陶渊明
描述:一、"归耕"缘由1103年,经历了连续十年的贬谪、外放之后,苏辙以太中大夫致仕,定居颍川,种田著书,再不过问政事。在颍川,他度过了一生中的最后十年,也是难得平静的最后十年。《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都是回归田园、躬耕垄亩,苏辙与陶渊明却全然不同。苏辙一生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在此期间,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与司马光所代表的旧党相互争斗,苏辙一生的仕途起落也始终与党争紧密相连。
《柳文指要》对“陈言务去”的批评
作者: 郭华清
关键词: 陈言务去 章士钊 《柳文指要》 韩愈
描述:"陈言务去"语出韩愈,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去掉人们用腻了的陈词滥调;二是指摈除人云亦云的庸俗之见。在《柳文指要》中,章士钊对"惟陈言之务去"的观点严重质疑,甚至持否定态度,认为这是个伪命题。章士钊告诉人们,作文大可不必理会"陈言务去",受其束缚,只要做到"文惟其当",即能直抒胸臆,辞达其意则可,管它模仿不模仿、陈言不陈言。
上页 1 2 3 ... 23 24 25 ... 41 42 43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