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文献丛书
- 作者: (清)吴鼎科辑;王卫平主编
- 关键词: 泰伯 家族 吴文化 研究 史料
- 描述:本书为苏州地方文献集,收录了《至德志》十卷、《苏亭小志》四卷和《韩忠武王祠墓志》正续编六卷。《至德志》广泛辑录了泰伯及其后裔在吴地(今苏州地区)的相关文献资料,包括历代的褒崇、后裔的优恤、祠庙的兴建、圣贤的论赞以及宗支的繁衍等,全面反映了三千多年来泰伯在吴地所受到的推崇及其后裔的传承脉络。所附《苏亭小志》,又名《苏祠小志》。苏祠旧在苏州城东定慧寺啸轩,以奉宋苏轼香火而传。该书辑录了涉及定慧寺的资料并名流歌咏。《韩忠武王祠墓志》,主要辑录史志等书,记录韩世忠事迹,祠墓兴修以及古今人凭吊之作。三书所辑均吴地著
- 不好吴餐好蜀餐(一) ——李调元与川菜
- 作者: 江玉祥
- 关键词: 饮食文化 李调元
- 描述:罗江历史上出现了一个奇迹:父子一门四进士,弟兄两院三翰林。一门四进士指:李化楠,乾隆壬戌科进士;李调元,乾隆癸未科进士;李鼎元,乾隆戊戌科进士;李骥元,乾隆甲辰科进士。"两院"指李调元、李鼎元曾简放乡试主考官(明清两代在各省省城举行的科举考试。每三年的秋天举行一次,录取后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举人可参加次年春天在京城举行的会试。乡试之主考亦称院使)。在四川历史上只有宋代眉山苏轼"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父苏洵,子兄:苏轼弟:苏辙),和明代新都杨慎"祖孙一门三进士,孙儿殿试
- 中国传统文化在玉雕创作中的应用(1)
- 作者: 王子晴,王雪松
- 关键词: 坚持不懈 勤奋 传统文化
- 描述:玉雕作品《勤学,戒嬉》以两个小孩子为主体,打破玉石原来的形状,表现出儿童可爱活泼的造型。“勤学,戒嬉”总结了“业精于勤,荒于嬉”这句话,“业精于勤,荒于嬉”出自于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进学解》,作品正是借鉴了这部著作,从而更好的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且培养孩子们刻苦学习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