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风破浪 与时俱进——走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误区
-
作者:
余雄
-
关键词:
法治意识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与时俱进
政治认同
-
描述:韩愈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古至今一直奉为圭皋,也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为世人所认可。"传道",处世为人之道,儒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准则。薪火相传,深远持久。"授业",重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比如:儒家的"四书五经";"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等等影响深远。"解惑",解答疑惑,辩难析理,增长学问,提升境界。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所处时代和社会导向,范围太小,打上时代烙印。能接受教育者毕竟是极少数人。而且,目标也是"学而优则仕",缺乏普世价值。虽然这些已经时过境迁,但还会留下一些影响,让人们念念不忘。到了新时代,对教育和教师重新定位。高考成为教育教学中无形的"指挥棒",一切围着高考转,导致千军万
-
中唐儒者的天人政治观——以柳宗元为中心
-
作者:
史少秦
-
关键词:
天人政治
天命观
中唐
天人感应
柳宗元
-
描述:中唐时期的儒者从政治视角出发,总结并反思了前人关于天人关系的思考,形成了独特的天人政治观。他们弱化了"天"的主宰意义,即使是承认天人之间存在感应关系的陆贽、韩愈等,也只是将"天"作为人间政事的反映,而更注重"人"——君主或民众对于政治的主导作用;柳宗元等人更是彻底分离"天""人",区别"天道""人道",只承认"天"的自然属性,认为人间政治以自身的内在逻辑与法则运转,与"天道"无关。这种对于天人关系的政治解读,实际上消解了"天"的神圣性,其中蕴含了中唐儒者们的政治理性主义风格和务实精神,反映出他们试图祛除政治的神学之魅,以建立真正的"人"的政治之努力。
-
“士大夫之词”之我见 ——以苏轼及所处的环境为研究视角
-
作者:
康莉
-
关键词:
以诗为词
李煜
党争政治
词的避祸性
-
描述:王国维首提“士大夫之词”,且将这一词学范畴的形成归功于南唐后主李煜,明显具有主观性和片面性,脱离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文学评论方法;文章认为苏轼“以诗为词”的词学观为“士大夫之词”的最终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宋代士大夫政治尤其是党争政治诱发了词的士大夫化,除此之外宋人重诗轻词的审美共性不仅为词体的革新提供了条件,而且使词具有了避祸特质,这些因素都推动了词的士大夫化进程。
-
论苏轼的秦汉三国人物评论
-
作者:
马强
-
关键词:
政治道德
帝王论
卿相论
苏轼
-
描述:苏轼对帝王人物的褒贬臧否,主要取决于建立帝业的获取手段是否符合仁义大道,即道德评价高于事功评价。品评历史上的"卿相"(士大夫)品德风范是苏轼历史人物评论的重点,通过《留侯论》与《贾谊论》一正一反的经验教训,强调历史人物欲成功名者,必须具备忍辱负重的"隐忍"精神与修养。苏轼对孔融情有独钟,推崇其名士风骨气度和卓荦不凡精神;对扬雄、诸葛亮等人物,则是有褒有贬,特别是诸葛亮智取西蜀事功中认为有"诈力"成份,并给予政治道德的批判。苏轼的秦汉三国历史人物评论也体现了他见微知著、察盛观衰的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