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328)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314)
红色文化(4)
生态文化(4)
社会生活(4)
耕读文化(2)
韩愈的传统文化观
作者: 杨国安
关键词: 外来文化 传统文化观 中国思想文化史 发展历程 中唐时期 文化的发展 关键点 韩愈
描述:新时代的文化建设首先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怎样对待传统文化。回望中国思想文化史的发展历程,那些彪炳史册、卓有建树的大家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韩愈是中国思想文化上无法回避的存在,他所处的中唐时期,思想文化的发展也处于一个关键点
三苏家庭教育思想
作者: 刘清泉
关键词: 曾枣庄 治国安邦 文坛巨匠 苏洵 值得关注 家庭教育思想 修身养性 三苏
描述:曾枣庄先生曾高度评价苏洵,说他的"最高成就是培养出了苏轼兄弟成为文坛巨匠、朝廷名臣",是"教育出苏轼兄弟的教育家"。因此,三苏家庭教育思想值得关注。三苏家庭教育的目标三苏家庭教育的目标是科举入仕、治国安邦、修身养性。三苏家庭教育的首要目标是科举入仕。
基于群文阅读的初中语文苏轼作品整合教学设计
作者: 刘素琴,周书伟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 传统优秀文化 熏陶感染 苏轼作品 初中语文教材 群文阅读 健全的人格 水调歌头
描述:【整体设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1]传统优秀文化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比不少,苏轼作品有以下被选入:《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
白居易:唐代诗人第三极
作者: 王立
关键词: 唐代诗人 白居易 独善其身 儒家思想 兼济天下 第三极 穷则 苏轼
描述:李白、杜甫之外,白居易被誉为唐代诗人中的第三极。白居易能有此殊荣,与诗仙、诗圣并驾,自有其不同凡响之处。除了诗歌创作本身是彼时的翘楚之外,他对后世影响巨大——不仅在诗风上,更是在精神上——他真正实现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家思想。他对中唐之后文人(如对宋代的苏轼等)的影响不亚于陶渊明对中唐之前文人的影响。[《长恨歌》的背后]贞元十六年(800),29岁的白居易进士及第,是同榜中年龄最小的一位。贞元十九年(803),白居易考中了吏部的书判拔萃科。同榜的还有元稹、崔玄亮。元白漫长、浓烈的交谊便始于彼时。次年,白居易与元稹、崔玄亮等同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此时白居易尚未婚姻,生活悠闲,租住在已故德宗朝宰相关播的常乐坊旧宅,以文会友。
走近 “千万孤独”的行者柳宗元 (下)
作者: 吴同和
关键词: 刘禹锡 与友人论为文书 中唐时期 文学思想 诗歌选本 诗文作品 柳宗元 元明清时期
描述: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曰:“……大抵生则不遇,死而垂声者众焉。扬雄没而《法言》大兴,马迁生而《史记》未振。”柳宗元的文学思想及其诗文作品,为世人接受的旅程同样曲折漫长。中唐时期,柳宗元接受仅限于刘禹锡、韩愈等“朋友圈”,晚唐时期,更是出现了少有的寂寞。至宋,才形成柳宗元接受史上第一个高潮。元明清时期,出现起伏之态。有一个史实,很有说服力:柳宗元一生,创作各类诗歌164首。检索古今各种诗歌选本,却惊奇发现,柳诗入列者少之又少。
上页 1 2 3 ... 57 58 59 ... 64 65 66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