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04)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194)
红色文化(4)
生态文化(4)
社会生活(2)
垂老区区岂为身,微言一发重千钧 元祐更化:文胆与旧党领袖的碰撞
作者: 刘志斌
关键词: 宋哲宗 翰林学士 团练副使 元祐更化 苏轼 微言
描述:元丰八年(1085)三月,神宗皇帝驾崩,他十岁的幼子赵煦继位,是为宋哲宗。哲宗年幼无力主持朝政,因此神宗生母、太皇太后高氏出面主持大局,垂帘听政。苏轼的好日子开始了。日后苏轼曾与垂帘听政的高太后有过一番对话,讲的是元祐初年某日太后召他入宫觐见,问他前年做的什么官、如今做的什么官,苏轼答曰自己前年乃是团练副使,今年已经是翰林学士了,提拔速度之快,简直匪夷所思。
宋迪与潇湘八景的诸问题
作者: 唐宇翔
关键词: 八景台 宋迪 《湘山野录》 惠洪 潇湘八景 苏轼
描述:宋迪所绘制的《潇湘八景图》作为潇湘八景的典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过围绕宋迪和潇湘八景的一些问题仍有研究空间。通过文献搜集,发现在《梦溪笔谈》之前,《湘山野录》已经记载宋迪绘制"八景"之事。论文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余文献,对宋迪所绘《潇湘八景图》的形制和诸景顺序、宋人对"八景"的命名、宋迪绘制《潇湘八景图》的时间以及从"八景"到"潇湘八景"的演变做进一步分析。
傅尧俞生平与著述考
作者: 裴登峰
关键词: 秦观 草堂集 傅尧俞 苏轼诗 言简意明 《全宋文》 名臣 《全宋诗》
描述:傅尧俞是北宋名臣,为官三十年,很有政绩。在文学上也颇有成就,与当时许多文学名士如苏轼、秦观、黄庭坚等多有交往。其所为诗,状物态、叙人情,语言质朴,风格平淡、自然。其以奏疏为主的时政文章,往往切中时弊,说理透辟,言简意明。尧俞著述有《傅尧俞集》(《傅献简集》《草堂集》)、《傅公嘉话》(《傅献简佳话》)、《傅尧俞奏议》(《傅献简奏议》)等,皆已散佚。傅氏后人、清代傅以礼辑有《傅献简公奏议》四卷,另有卷首、卷末各一卷,卷末收有《草堂集》和《嘉话》佚文。本文辑补《全宋文》漏收傅尧俞文6篇,言论28条,详考其作年、背景。《全宋诗》所收傅尧俞《诗一首》,实乃苏轼诗。
岗位诚可贵 安心价更高
作者: 黄庆新
关键词: 宋神宗 蛮荒之地 元丰二年 苏轼
描述:宋神宗元丰二年,时任秘书省正字的王巩被贬至蛮荒之地宾州,歌妓柔奴随同而行。四年之后,王巩北归,与苏轼在京师重逢。重逢宴上,苏轼问柔奴,岭南风物如何,是不是有些不太适应,柔奴从容回答:"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苏轼听后,大为感动,因此写下了那首名诗词"试问岭南应不好,却
韩愈集现存宋集注本研究综述
作者: 王习之
关键词: 《考异》 《举正》 研究综述 《五百家注》 韩愈 宋集注本
描述:宋代是韩愈研究的高峰时期。自北宋以来,流传至今的宋代集本共十三家,亡佚一百零二家,今之能见不过十之一二。韩愈集现存宋代集本共十三本,其中七家为注本,分别是:方崧卿《韩集举正》、朱熹《昌黎先生集考异》、王伯大《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魏仲举《新刊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文集》、廖莹中世綵堂本《昌黎先生集》、祝充《音注韩文公集》、文谠《新刊经进详注昌黎先生文集》,其余六家皆为校本。研究热点集中在方本《举正》的版本流传与校勘细节的考论、朱本《考异》版本流传与对朱子学贡献的研究、魏本《五百家注》对韩集流传的贡献及意义等方面。而王伯大本、世綵堂本、祝充本、文谠本的相关研究则较少,虽有不小的成就,但也存在不少疏漏,依旧等待研究者的发掘。
上页 1 2 3 ... 16 17 18 ... 39 40 41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