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5)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5)
莫作儿女态——苏轼与陈希亮、陈慥父子
作者: 刘墨
关键词: 出仕 陈希亮 太守 欧阳修 钱惟演 苏轼 陕西凤翔
描述:北宋嘉祐六年(一○六一)十二月十四日,第一次正式出仕的苏轼,到了陕西凤翔。他刚到凤翔时的太守,是宋选,这是一个脾气和修养极好的长官,比苏轼到任早四个月而已。苏轼第一次出仕就遇到这样一位和霭可亲的好太守,实属不易,宋选对他也极包容,有些像欧阳修当年遇见钱惟演的感觉。
“倾城”浅说
作者: 何伟
关键词: 猎物 太守 打猎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词 倾城 夸张手法 苏轼
描述: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是经典宋词,其中对"为报倾城随太守"的解读历来存有争议,流行的解释为:"替我传告全城官吏和百姓,快来随我一起打猎吧。"窃以为,"为报倾城随太守"中,"倾城"释为"全城的官员和百姓",不妥,即使解释为夸张手法也不当。试想:一个地方长官去打猎,有全城出动尾随的吗?那么多人出动,如何看得清猎物;那么大的动静,怎能不吓跑猎物?这不是给打猎者添乱吗,聪慧的苏轼能这
《醉翁亭记》文风“滑稽”论 ——兼论欧阳修的“太守之乐”
作者: 吴怀东
关键词: 破体 滑稽 《醉翁亭记》 以文为戏 欧阳修 古文 太守之乐
描述:从北宋庆历六年问世至今,《醉翁亭记》所享有的崇高声誉掩盖了其接受史中的异议和批评,文风"滑稽"论便是尚未受到关注和深入阐释的重要观点。此论实包含多重深刻内涵:从文体思想看,揭示了此文"以文为赋"、"以文为记"的结撰手法,且反映了"尊体"与"破体"两种文体理念的冲突。从主体感受看,欧阳修有意突破"古文"与"时文"的文体界限,融合骈、散,实继承韩愈"以文为戏"传统,寓庄于谐,自我调侃,而刻意突出"乐"之体味,调和人生苦境,"苦中强乐",表现了政治上的挫折感以及超越人生苦难的努力。文体界限的突破和苦乐感受的交融,根源于欧阳修在北宋党争中的沉痛体验,亦契合中国古代士大夫的普遍遭遇。鲜活的体貌特征和深沉的情感张力,赋予此文文学经典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