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443)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443)
“十一五”国家级重点图书
作者: 郭奕玲,沈慧君编
关键词: 物理学-文集 吴有训(1897~1977)-文集
描述:本书收集了吴有训先生所发表的科学论著及谈话、演讲等,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书后还以“附录”的形式介绍了吴有训的科学成就。作者系研究吴有训先生的著名专家,他花费了大量的心血整理、翻译、注释吴有训先生的论著,确保了本书的高品质、高品位、不失为一部严谨的学术……
壁留残雪梦,帖续晚香刊——南海会馆《观海堂苏帖》考
作者: 张云燕
关键词: 吴荣光 翁方纲 《观海堂苏帖》
描述:《观海堂苏帖》镌刻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因帖石置于南海会馆观海堂壁中而得名。帖石刊刻了宋代大书法家苏轼书写的29首诗歌,底本为南宋汪应辰所辑的苏书丛帖《西楼帖》拓本,因选择精当、刻工上佳,为众多文人墨客所推崇。《观海堂苏帖》的刊刻受到了当时"宗宋崇苏"风气的影响,也为京城赏苏、咏苏又增一处胜迹。
从《元略墓志》浅谈吴玉如融碑入帖的书学思想与实践
作者: 魏暑临
关键词: 书学思想 吴玉如 《元略墓志》
描述:世人赏会吴玉如先生书法,首重行草书,因其风格凸显,造化神妙,因而知他是"二王"书学之正传,得历代"帖学"之法乳,而又综合源流,能自树立者。他也曾说:"行书当然以晋人擅场,而‘二王’称极则。"此语虽针对行书而言,却实可代表他整体书学的主导思想。他少年时书法以"白折子"书和苏轼、赵孟頫等人的风格作基础,但青年时期即因"‘二王’极则"的思想而探源归宗,不但勤奋研习《圣教》《兰亭》等"二王"名帖,对"二王"一脉历代书家皆染翰临池,对"二王"书法的体系构成
幽淡似陶 沉痛似杜 ——论吴嘉纪诗歌对陶诗、杜诗的继承与发展
作者: 杨泽琴
关键词: 吴嘉纪 陶诗 清初 杜诗
描述:幽淡似陶 沉痛似杜 ——论吴嘉纪诗歌对陶诗、杜诗的继承与发展
论吴芾和陶诗
作者: 王胜楠1,宋银平2
关键词: 吴芾 次韵原诗 和陶诗 兼寄亲友
描述:论吴芾和陶诗
上页 1 2 3 ... 7 8 9 ... 87 88 89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