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工开物》采冶卷述评
-
作者:
李仲均
-
关键词:
初刻本
《天工开物》
劳动人民
原刊本
宋应星
古代农业
手工业生产
公元
李氏
江西
-
描述:《天工开物》是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编写的一本介绍我国古代农业和各种手工业生产技术的重要著作(采冶和金属加工约占1/4的篇幅)。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本文作者以1952年宁波李氏捐献墨海楼藏书的初刻本为据,对书中的“采冶卷”进行了评述,指出并纠正了原书中的缺陷与不足之处。同时说明,由于原刊本久经失传,流传于日本等国的都是摹写本,并非真传的初刻本。
-
陶渊明经济思想蠡测
-
作者:
胡太昌
-
关键词:
儋石
陶诗
士不遇赋
读山海经
艺术画廊
东晋时期
隐者
载书
中国古代文学
佳篇
-
描述: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的伟大诗人、辞赋家和散文家。他创作的许多名诗佳篇,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画廊增添了光彩。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活诸种关系中的主要关系,因此文学作品不可能不反映蕴涵在社会生活中的生产关系、经济关系,以及文学家对这些关系的思考。尤其是陶渊明的诗文,大量写田园、写农事、写乡情,别开生面,独树一枝。笔
-
陶渊明并非“不解音声”-从陶渊明抚弄无弦琴看其美学思想
-
作者:
雷代浩
-
关键词:
陶渊明诗文
无弦琴
音乐美学思想
音乐美感
音律
演奏技巧
音乐美学观
大音希声
我国古代
音声
-
描述:史称陶渊明“不解音声”,殆成定论。《宋书·列传·隐逸》载:“潜不解音声,而蓄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萧统《陶渊明传》亦云:“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另据《晋书·列传·隐逸》载:陶渊明“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起,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辄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又《南史·列传·隐逸上》亦记其事,文字与《宋书》同,唯无“无弦”二字。三人成市虎,诗人遂“蒙冤”焉。其实,诗人是懂音律的。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最早的陶传载于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