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59)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247)
耕读文化(11)
生态文化(1)
“勋阀”释义商榷
作者: 贾贤珍
关键词: 《方山子传》 方山子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 商榷 古代诗歌散文 注释
描述: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所选苏轼的《方山子传》中有一句"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教材对"勋阀"的注释为"功勋之家",我觉得有待商榷。首先,我觉得"阀",应当注释为通假,通"伐"。"伐"是功劳的一种,《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说:"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翻译过来就是"太史公说:古时候人臣的功劳有五个级别:凭德行开创基业、安邦定国的叫做‘勋’;出谋献策的叫做‘劳’;凭勇力而有建树的叫做‘功’;分别他们功劳的等差叫做‘伐’
诚实的形式
作者: 张正耀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繁体字 汉语拼音 苏轼 《赤壁赋》
描述:假期里,我教小侄孙读书。读什么呢?读古文。我从书架上拿出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随手一翻,翻到了苏轼的《赤壁赋》。我让他先试读几句。哪知道一开始就遇到了问题,不仅生字多,而且很多繁体字,他读得很吃力。"我们先做第一步,利用词典,把不会读的字用汉语拼音标出来。"我安慰他。就这样,一个字、一个字,一个词、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句子地往下读。第一遍花的时间很长,但到第二遍时,他开始能够基本顺利地读下来了。读到五六遍时,他不仅读得顺畅,而且还能把一些语气读出来,有那种感觉。
田园,古代文人的精神家园
作者: 林芳忆
关键词: 矛盾心理 精神家园 田园生活 古代文人 接地气 田园诗 自然形态 山川河流
描述:鹧鸪天·戏题村舍[宋]辛弃疾鸡鸭成群晚不收。桑麻长过屋山头。有何不可吾方羡,要底都无饱便休。新柳树,旧沙洲。去年溪打那边流。自言此地生儿女,不嫁金家即聘周。浣溪沙·渔父[宋]苏轼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古代名人热心为百姓“带货”
作者: 刘永加
关键词: 竹扇 晋代 王羲之 农特产品 古代名人 百姓 电商平台 史料
描述:随着各种电商平台的兴起,各地官员纷纷走进直播间,为农特产品代言,帮农民"带货"已成为一种新时尚。在古代,同样也有许多名人和官员替农民"带货",他们的做法非常巧妙独到,今天读来也很受启发。王羲之、苏轼为困难百姓"带货"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以自己的书法为贫困群众"带货"。有史料载:一次,王羲之见到一位贫穷的老婆婆在集上叫卖竹扇。那种竹扇很简陋,没有什么装饰,引不起人们的兴趣,卖不出去,老婆婆十分着急。王羲之很同情,就上前跟她说
上页 1 2 3 ... 33 34 35 ... 50 51 5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