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33)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133)
从结伴而行到独自求索 ——苏轼《后赤壁赋》文本品读
作者: 田博
关键词: 贬黄州 文学创作 穷而后工 赤壁 苏轼 《赤壁赋》 《后赤壁赋》 写作时间
描述:苏轼被贬黄州,仕途失意并没有消减他文学创作的动力,也许是"穷而后工",他接连写下两篇散文佳作:《赤壁赋》与其姊妹篇《后赤壁赋》,前篇写于"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即农历七月十六,后一篇在"是岁十月之望",前后篇的写作时间仅相差不长不短三个月,皆以"赤壁"为游览地点,苏轼可谓对"赤壁"情有独钟,他所去的赤壁是否为真正的"三国战场",作者并不深加考证,只取其"赤壁"之名而寄托
我劝天公重抖擞——清代诗家龚自珍名作欣赏
作者: 菊潭
关键词: 传统诗词 创作主张 叛逆精神 名作欣赏 诗评家 龚自珍 清代末期 清代诗
描述:当代诗评家吴小如先生高度评价清代末期著名诗人龚自珍。他认为这位诗人,有李白、苏轼的才华而多霸气,具杜甫、王安石之沉郁而见锋棱。真奇隐秘,又能摧刚为柔,秀中有骨。龚自珍,号定庵。杭州人。中国近代转折时期的一位启蒙思想家,晚清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之一。他的敏锐眼光和叛逆精神,触及社会政治改革的敏感话题。他与魏源、林则徐等人组建的宣南诗社有过宣扬经世之学的创作主张。因此,在他的诗歌创作里充满着独特的气息。既为传统诗词保留古典的氛围,又创造了旧诗余晖下的奇思壮采。
略论唐宋诗歌转型过程中的三种人性观及其影响
作者: 李舜臣,陈晗
关键词: 气本论 唐宋诗歌 吟咏情性 人性观 诗歌创作理念 王安石 唐前期 性善情恶
描述:唐宋诗之别在宋代就已被有意识地提出,其中主“情”和不主“情”是经常被后人提及的一种区别。事实上,中唐至北宋是唐宋诗歌转型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儒家人性观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诗歌本是“吟咏情性”的文体,人性观变迁自然会对诗歌创作理念产生影响。其中韩愈“性情相应”气本论人性观、李翱“性善情恶”性本论人性观和王安石“性情一体”性本论人性观都不同于唐前期的官方主流人性观,而这三种人性观影响下的诗歌也都对之前唐诗的主“情”传统进行了反拨。
从《法惠寺横翠阁》看苏轼诗文中的哲理性
作者: 黄小笛
关键词: 逻辑形态 具体形象 基本属性 艺术创作 依附性 美学品格 哲理性 苏轼诗文
描述:一、引言朱立文先生在著作《美学大辞典》中解释了艺术创作中"哲理性"的定义:哲理性(philosophical meaning),艺术的基本属性之一。艺术创作中通过形象体现出对自然、历史、人生的整体性把握和根本性认识。其特点有三:一是对形象的依附性。艺术中的哲理,不是以游离于形象的概念或逻辑形态出现,而是蕴含在形象之中,借助于形象体现,它也由此具有美学品格。二是对具体形象的超越性。……三是在诉诸人们的直觉、情感的同时,还诉诸人们的悟性,启发人思考
才艺惊人的高级“吃货”们
作者: 夫子
关键词: 创作灵感 杜甫 名满天下 忧国忧民 爱国情怀 苏轼 诗词歌赋 吃货
描述:我国古代的大咖“吃货”们对于吃是非常认真的。孔子“吃”出了高智商,成为伟大的教育家;曹操“吃”出了战斗力,风云际会独领风骚;苏轼“吃”出了创作灵感,诗词歌赋名满天下;杜甫“吃”出了爱国情怀,心系家国忧国忧民……
上页 1 2 3 ... 19 20 21 ... 25 26 27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