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33)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133)
陶渊明诗歌创作与庄子美学思想之关系
作者: 吴晟,张莹洁
关键词: 美学思想 美学风格 审美对象 庄子 诗歌创作 陶渊明 审美心态
描述:庄子取法于自然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古代山水田园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陶渊明就直接继承并发展了庄子的某些美学思想:其诗在审美对象上,直接取象于大自然;在审美心态上,取法于庄子"心斋""坐忘"的体道观,追求纯粹的心灵上的遨游;在美学风格上,承续了庄子法天贵真、明白纯净的素朴之美,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诗风。
妙绝千古 正唯无言 ——苏轼《江城子》和元稹《离思·其四》比较探析
作者: 白玫
关键词: 创作手法 艺术风格 元稹 苏轼 悼亡词 情感抒发
描述: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和元稹《离思·其四》是广为传诵的两篇悼亡佳作。本文试从两篇悼亡佳作的情感抒发、创作手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并探析其形成的原因。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苏轼艺术创作中的佛道哲学
作者: 刘永军
关键词: 三教并存 佛教 《宋高僧传》 宋朝 艺术创作 历代皇帝 苏轼
描述:苏轼出生于仁宗盛治时期,当时的北宋,宗教发展相对繁荣。唐朝曾经一度禁佛,到了宋朝,朝廷开始重视宗教文化的发展,北宋时,儒、释、道三教并存。宋朝的历代皇帝虽以道教为国教,但对佛教依然采取了保护政策,佛教史书《宋高僧传》就成书于宋朝。
苏轼佛印故事流传研究
作者: 谭婷婷
关键词: 禅宗典籍 文人创作 民间文学 苏佛故事
描述:苏轼与佛印的故事自宋代产生以来就流传甚广,二人一士一僧的形象受到文学创作者们极度的偏爱。以苏轼佛印为人物题材的小说、戏曲、散文、民间故事等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蓬勃发展,时至今日也经久不衰,主要依赖于民间、文人、僧人群体的继承与创作。
浅析《苕溪诗帖》艺术风格特征
作者: 胡海丹
关键词: 《苕溪诗帖》 创作反思 米芾行书 八面出锋
描述:米芾是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是宋代“尚意”书风的践行者和开拓者,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米芾的行书代表作品《苕溪诗帖》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与《蜀素帖》并称米书“双璧”,影响巨大。文章围绕《苕溪诗帖》,对米芾的生平、师承进行概括,总结了《苕溪诗帖》在章法、用笔、结字等方面的特点。
上页 1 2 3 ... 15 16 17 ... 25 26 27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