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轼书论思想与现代设计的审美共通性
-
作者:
沈袁达
-
关键词:
关系
现代设计
审美共通性
苏轼书论
艺术美学
-
描述:苏轼作为北宋书坛的领军人物与中国文化史上的巨擘,其不仅精通诗词与文赋,而且擅长书法与绘画。他重视书法创作理论,其书论多集中于他的题跋或散论中,观念自成体系、主旨明确,其中论理、论意、论法、论评所蕴含的美学思想对当代艺术创作有着极为深刻的启示意义。通过分析苏轼书论核心思想与现代设计审美的共通性,借此确立对古代艺术理论成果的关注,倡导构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设计体系。
-
苏轼与李常的交往及评价
-
作者:
杨胜宽
-
关键词:
交往历程
道德文章
亲密关系
李常
苏轼
-
描述:苏轼与李常的交往,自熙宁初至元丰末维持了十多年,这与他跟很多同辈文人交往的时间比较起来,不算很长。但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又是许多苏轼朋友难以与之比拟的。其中的重要原因,是他们相同的政治立场和观念,相似的仕途沉浮与坎坷,以及彼此认同的道德文章价值取向和推诚相待的交友之道。
-
苏东坡的困境:望美人兮天一方
-
作者:
高利
-
关键词:
香草美人
高中语文
屈原作品
统编教材
君臣关系
-
描述:课文:《赤壁赋》[高中语文教材苏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作者:苏轼原文摘录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1),击空明兮溯流光(2)。渺渺兮予怀(3),望美人兮天一方(4)。"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
-
礼物:苏轼的诗歌创作与文化效力
-
作者:
邓淞露
-
关键词:
诗的物化
礼物馈酬诗
关系网络
物的诗化
-
描述:宋代礼物馈酬诗数量激增,艺术手法和审美精神实现转型,苏轼可为典范。其礼物馈酬诗由物到心的内在转向参与到整个宋代的诗学转向之中,最终奠定了"内省性"的宋调特征。礼物的流动发挥强大的文化效力,建构出诗歌关系网和文人关系网。前者形成合力,成就"物的诗化",开启了礼物和馈酬活动的诗性品质,化为流泽后世的文化记忆;后者造成"诗的物化",诗歌状俗物,写俗事,作俗用,是宋代文化下移的表现之一。诗、物的意义滑动回应了当代"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命题。礼物为宋代文学、文化、社会提供了一个物质观察视角。
-
苏轼的朋友圈
-
作者:
张珮瑜
-
关键词:
人际交往
知识阶层
尚武之风
社会政治结构
朋友圈
交游关系
苏轼
-
描述:朋友圈之文治篇在北宋,朋友圈有一个雅号——交游。特别是士大夫这一知识阶层的交游,更加偏重于精神和情感等较高层次的人际交往。他们多出于道德、文章、志趣、学养的相投而交游,主张君子"淡交"的圣训,轻势利、重道义,推崇长久不渝的朋友圈交游关系。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高峰,相比唐朝的尚武之风,宋朝统治者通过"兴文教,抑武事"的治国政策来重新构建社会政治结构。
上页
1
2
3
...
6
7
8
...
9
10
11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