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形影神》看陶渊明哲学思想及人生观
-
作者:
叶新源,叶扬
-
关键词:
《形影神》
人生哲学观
陶渊明
神灭论
-
描述:陶渊明组诗《形影神》有着深刻和进步哲学思想。他主张“形神相生相灭”的观点,并用它批判慧远“神不灭论”观念,进而用“委化”的人生态度,反对佛家“因果报应”的迷信。文章从《形影神》的写作背景出发,认真分析了组诗的哲学思想,及其在这种思想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人生观,指出其哲学观点有丰富的思想、时代价值和美学魅力。
-
阅人·知心
-
作者:
蓝知客著
-
关键词:
人生哲学
通俗读物
954)
冯道(882
-
描述:五代十国,军阀混战,人们朝不保夕。当此乱世,为官之难,难于上青天。然而,冯道却侍奉5朝11帝,当了20年宰相,是真正的职场不倒翁,不得不令人叹为观止。究其原因,在于——不!生!气!他忍辱负重,一言而救中原百姓,被王安石、苏轼称为“菩萨”。他委婉进谏,不轻舍有用之躯,在乱世中尽力保一方百姓之平安。他编修史籍,在乱世中保持文化之传承,成为官方编书的开创者。他被毁谤、被中伤、被误解,但是,他不贪腐、不好色、不擅权、不争名夺利,乱世中独善其身,以“不生气的处世之道”,内修其身,外则为民为国尽一份力。冯道,虽饱含争
-
论苏轼诗中扬弃悲哀、超然自得的人生哲学
-
作者:
吴琤
-
关键词:
人生哲学
超然自得
扬弃悲哀
苏轼
-
描述:苏轼的一生,仕途虽屡遭贬谪,历经坎坷,时常处于人生的逆境,但他未曾因苦难而麻木不仁,也并没有就此否定自我及人生,而是以一种乐观理性的态度面对所有的不幸。他将佛、儒、道三种思想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扬弃悲哀、超然自得的人生哲学。他的许多诗词作品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本文将从苏轼的诗歌入手,联系其人的生平际遇,从三个层次来探究其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