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受唐朝洪州窑青瓷蕴含的唐人情感
-
作者:
王群飞
-
关键词:
情感
青瓷
洪州窑
人文情节
-
描述:洪州窑,据考古史料得知创烧于东汉晚期,历经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这多个朝代达800年之久。唐朝瓷器的概况可用"南青北白"一言以蔽之,并以此引领后世中国瓷器的基本风貌。洪州窑址在1974年江西丰城发现以来得知唐代六大青瓷名窑之一,也是占据南青中的青瓷重要一席。唐朝时期,是我国盛世的一个朝代社会经济文化高速发展,万国皆来朝拜唐朝,汇集长安、扬州等经济繁荣之地。唐时期人们已经由温饱型社会开始迅速转向了文化型社会,陶瓷器物的功能也开始迭代它的附加值,变得不再只是作为实用工具,它还需要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情感化设计应运而生,本文用当今情感化设计的眼光看唐洪州窑,让我们感受洪州窑蕴含的情感,品味古陶瓷的人文情节,感悟中华文明的建立与发展。
-
“俟时乃出”:瑞香花热兴起的环境与人文考察
-
作者:
⊙曾雄生
-
关键词:
瑞香花热
庐山
环境与人文
苏轼
-
描述:瑞香花是中国传统名花之一。作为一种观赏植物,它最初是唐末、五代时期在江西庐山由僧人发现的。庐山是瑞香花的原产地。瑞香花被发现之后,其独特的香气和吉祥的寓意,藉由士人的赏识而进入皇家禁苑及千家万户,遍及江西、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河南、四川等地。苏轼是在到了杭州等地以后,才开始逐渐认识瑞香花的,他对瑞香花的吟咏,促进了瑞香花热的兴起,而他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物,也在瑞香花热的兴起过程中得到印证。瑞香花热的兴起是环境与人文交互作用的产物,是社会繁荣的一种标志。
-
论苏轼的人文史观:"功与天地并"
-
作者:
杨庆存,郑倩茹
-
关键词:
人文史观
功与天地并
文化实践
苏轼
-
描述:中华文化以人文为灵魂,从人文初祖伏羲到周文王姬昌,从孔子孟子到韩愈欧阳修,都在人文体系创建、社会历史实践和思想理论引导诸方面建树卓越。苏轼《六一居士集叙》从中华民族发展史高度,审视儒学作用与影响,以丰富史实系统阐释"孔孟韩欧"一脉相承的儒学谱系,认为儒学的创建与传承"功与天地并",集中反映了苏轼的人文史观。苏轼着眼于人类生存,将人文思想与物质基础并列,具有里程碑意义。苏轼人文史观既以深厚儒学修养为基础,又得益于欧阳修熏陶与时代思潮濡养,不仅具有多方面的创造性特征,成为文化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而且引领了时代的文化发展,并给后世以深刻思想启迪。
-
论苏轼的人文史观:“功与天地并”
-
作者:
杨庆存,郑倩茹
-
关键词:
人文史观
功与天地并
文化实践
苏轼
-
描述:中华文化以人文为灵魂,从人文初祖伏羲到周文王姬昌,从孔子孟子到韩愈欧阳修,都在人文体系创建、社会历史实践和思想理论引导诸方面建树卓越。苏轼《六一居士集叙》从中华民族发展史高度,审视儒学作用与影响,以丰富史实系统阐释“孔孟韩欧”一脉相承的儒学谱系,认为儒学的创建与传承“功与天地并”,集中反映了苏轼的人文史观。苏轼着眼于人类生存,将人文思想与物质基础并列,具有里程碑意义。苏轼人文史观既以深厚儒学修养为基础,又得益于欧阳修熏陶与时代思潮濡养,不仅具有多方面的创造性特征,成为文化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而且引领了时代的文化发展,并给后世以深刻思想启迪。
-
苏轼的植树情怀
-
作者:
郑学富
-
关键词:
人文景观
评事
植树
任职
苏轼
凤翔府
-
描述:苏轼不仅是文学家和政治家,而且还是"绿化大师"。他曾在多地任职,每到一地都不忘植树,也因此为后世留下了不少人文景观。凤翔东湖柳嘉祐六年(1061年),朝廷任命苏轼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这是他走上仕途后第一次赴地方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