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坡词题序创作因由管窥
-
作者:
李婷婷
-
关键词:
题序
词体
东坡词
黄州
因由
-
描述:词题序是宋词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词体的发展而逐渐形成,苏轼有意识地进行词题序的创作,在增强词体叙事性的同时,使其具有可与诗序相媲美的文献与审美意义。通过深入考察与东坡相关之处,比对其诗词题序创作模式,探讨苏轼的创作历程与人生际遇,苏轼以先文人对词体变革的大胆尝试,认为苏轼词题序创作因由有三:一是东坡对题序创作认同;二是东坡个人境遇升沉的影响;三是东坡对前人创作经验的继承和发展。
-
东坡本是借山川——文化视角下的黄州东坡赤壁研究
-
作者:
傅方煜,曹宇
-
关键词:
文化景观
东坡赤壁
环境艺术
苏轼
-
描述:黄州赤壁自然景致殊异,人文历史悠长,苏轼在此写下了流传千古的"一词两赋"。黄州赤壁由此进入了文化视野之中,从地理空间的"黄州赤壁"转化成为文化景观的"东坡赤壁"。本文以文化景观视角,呈现东坡赤壁在其物态环境空间中,以苏轼的文化活动为催化剂,催发和聚集了大量的名人文化活动,逐步衍生出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并在环境与想象的虚实之间相互转化。
-
一首富含哲理的诗 ——《题西林壁》
-
作者:
紫晨,张朵拉
-
关键词:
《题西林壁》
欣赏美景
庐山
苏轼
东坡先生
-
描述:自古以来,诗人们都喜欢畅游山水之间,或欣赏美景,或抒发心境。景色独特的庐山便吸引了众多诗词大家的目光,也给后人留下了诸多精彩的诗词佳作。【诗词入场】“天哪!快看,是大才子苏子瞻!”伴随着一声惊呼,一阵脚步声沿着山路越来越近。东坡先生抬头一看,一群僧人匆匆地迎面跑来。原来他们听闻苏轼到庐山游玩,便纷纷要来一睹大文豪的风采。面对僧人们的热情,东坡也来了兴致,忘记了自己初来庐山时所说的“遂发意不欲作诗”(于是打算不在山中写诗),张口道来:“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
雨中明月山
-
作者:
梁衡
-
关键词:
苏东坡
竹外一枝
明月山
-
描述:正行间,路边有一石探向谷中,四围藤树横绕围成天然扶栏,好个"一石观景处"。凭"栏"望去,只见竹浪层层,满川满山,一直向天上翻滚而去。近处偶有一枝,探向林外,正是苏东坡诗意"竹外一枝斜更好"。竹子这东西无论四季,总是一样的青绿,永葆青春朝气。大家就说起苏东坡,宁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又说到城里菜市场上卖的竹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