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5)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15)
身边的美好
作者: 冀昱昕
关键词: 杨万里 刘禹锡 王安石
描述:美,是韩愈笔下"润如酥"的春雨;美,是杨万里笔下"露尖角"的夏荷;美,是刘禹锡笔下"胜春朝"的秋月;美,是王安石笔下"暗香来"的冬梅。美,往往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美,在人们心底的最深处。如果你仔细体会,美其实就在身边。
《诚斋诗话》与苏轼诗——兼谈苏轼对杨万里创作的影响
作者: 郑杰英
关键词: 《诚斋诗话》 杨万里 苏诗
描述:在杨万里众多的作品中,集中反映其诗论的是《诚斋诗话》,《诚斋诗话》认为苏诗能“用古人语,而不用其意”,做到“七字而五意”、“诗已尽,而味方永”等都是比较中肯的,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去理解苏诗的诗歌魅力。而在这种诗论的影响下,杨万里的诗歌创作也在许多方面直接或间接的受到苏诗的影响,从而创造出饶有趣味的“诚斋体”,为后人所赞赏。
杨万里“湖中隐者为陆游”说平议
作者: 关鹏飞
关键词: 陆游 杨万里 湖中隐者
描述:自庆元元年(1195)《夜坐闻湖中渔歌》始,陆游诗中出现"湖中隐者"形象。杨万里受苏轼评价陶渊明"东方有一士"启发,认为此乃陆游自况,并得到后世学者积极响应。但陆游此类诗歌创作实源自修道与作诗绾合的家学。现实中的道人和胜景,与陆氏家学中存在的神人、异人传统结合,共同书写、塑造带有浓重仙道气息的"湖中隐者"形象。杨说没有正确揭示陆诗内涵,却间接促进其诗转变:一、在强调"湖中隐者"未知身份及不可接触前提下,出现相逢谈心之举;二、在"湖中隐者"基础上,创造新的"太湖隐者"形象;三、诗歌体制从侧杂于组诗,转为多呈单篇题咏。这不仅有助于理解杨、陆关系,也为审视同时代文学创作与批评(乃至误读)关系提供新视角。
杨万里对酒诗文化的传承
作者: 王丽娟
关键词: 饮酒诗 杨万里 白居易 陶渊明 苏轼
描述:杨万里对酒诗文化的传承
杨万里“湖中隐者为陆游”说平议
作者: 关鹏飞
关键词: 陆游 杨万里 湖中隐者
描述:杨万里“湖中隐者为陆游”说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