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09)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106)
生态文化(2)
社会生活(1)
许渊冲经典英译古代诗歌1000首
作者: 许渊冲编译
关键词: 汉、英 宋诗 宋词 诗集 选集
描述: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新城道上、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题西林壁、纵笔、和子由渑池怀旧、别岁、戏赠张先、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等。
许渊冲经典英译古代诗歌1000首
作者: 许渊冲编译
关键词: 汉、英 宋诗 宋词 诗集 选集
描述:许渊冲作为有史以来韵文中译英、法唯一专家,在国际翻译界享有崇高声誉,其翻译作品不仅是世界非中文读者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极佳窗口,也为中文读者所深爱。《许渊冲经典英译古代诗歌1000首(套装共17本)》采用汉英对照的方式,中文在前,英文在后,考虑古今读音之别,并有生僻难认字,中文部分皆加注音。封面、版式美观,极富古意。
苏辙《诗集传》中的心性之学
作者: 刘茜
关键词: 思无邪 苏辙 诗集传 心性
描述:北宋时期,受到理学思潮的影响,苏辙《诗集传》蕴含了丰富的"心性"思想。苏辙在《诗集传》中提出了"人性"即"仁性"的观点,即人虽然会在外物的干扰下表现出趋利避害的行为,但人之"本性"却是善的。而人要保全尽善之人性,则必须经过长期的道德修养实践,且这个过程必须以诚心贯穿于始终。苏辙《诗集传》在对"思无邪"的阐释中也融入了他的"心性"思想。苏辙指出,孔子论《诗》所云的"思无邪"应指人之思考的状态,即人在思考之时,其心思不为外物所缚,保持一种纯正的本初状态。换句话说,苏辙认为,这种能够保持本心的思考状态就是"思无邪"。
师法与超越:从王安石到黄庭坚 ——以任渊《山谷诗集注》为中心
作者: 刘炳辉
关键词: 任渊 王安石 黄庭坚 《山谷诗集注》
描述:黄庭坚与苏轼一直以"苏黄"并称,但黄庭坚与苏轼的诗文创作理念多有不同,反而与王安石有许多共通之处。在《山谷诗集注》中,任渊以宋人注宋诗的视角关注了黄庭坚与王安石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王、黄二人都强调诗歌创作技巧,注重使事用典而诗风峭劲。无论是品性学识,还是诗歌创作技巧,王安石都对黄庭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师法到超越,其师承关系不言而喻。
论华世奎诗歌对陶渊明的接受
作者: 罗海燕
关键词: 华世奎 《思闇诗集》 陶渊明
描述:论华世奎诗歌对陶渊明的接受
上页 1 2 3 ... 11 12 13 ... 20 21 2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