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75)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73)
生态文化(2)
小群文阅读教学的构建与实施——以苏轼诗文教学为例
作者: 王文娟
关键词: 单篇教学 小群文阅读 语文核心素养 文本共生
描述:群文阅读教学是突破单一的单篇教学和模式化教学的有效途径,小群文阅读,是将主题具体集中、组文篇幅比较短小、阅读量适度控制、阅读周期相对较短的一种群文阅读。它有助于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和深度阅读文本的能力,促进学生阅读方式的改变
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空白点探究方略
作者: 潘秀芹
关键词: 文本语义 空白点 文言文阅读教学 意义空白
描述:美学家宗白华曾言:"人类这种最高的精神活动,艺术境界与哲理境界,是诞生于一个最自由最充沛的深心的自我。这充沛的自我,真力弥漫,万象在旁,掉臂游行,超脱自在,需要空间,供他活动。"(《美学散步》)笔者认为,这空间便是文本中由创作者与读者共同营造的意义空白。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文本比如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等,就是凭借着大量的意义空白,以流转的灵境吞吐着作者的情怀,以无言的姿态接纳着万象读者,给学生营造了一个美丽深邃的生命活动场与精神释放地。
巨大的张力,厚重的底色——重读《江城子·密州出猎》
作者: 陈治勇
关键词: 《江城子·密州出猎》 言语形式 声韵 文本秘妙
描述:语文教学"教什么"是"道","怎么教"是"技"。"道"不存,"技"何益?立足文本,无限接近文本,是阅读教学之基点。针对相关资料对《江城子·密州出猎》在解读上存在的盲点,立足文字,披文入情,从词作的意象、节奏、声韵、标点诸方面入手,探讨文本言语形式所蓄藏的巨大张力,揭示文本言语形式与文本内容交相辉映、外在之"狂"与内在之"狂"水乳交融的秘妙,从而抵达苏轼"少年狂"之心境。
日韩所刊珍本《陶渊明集》丛考
作者: 卞东波
关键词: 天保本 陶亨本 须溪校本 宽文本 何孟春注本
描述:日韩所刊珍本《陶渊明集》丛考
陶渊明五言诗色彩词翻译复译之生态与“副文本”译境探微
作者: 蔡华
关键词: 英法复译 翻译副文本 陶渊明五言诗色彩词 生态翻译
描述:陶渊明五言诗色彩词翻译复译之生态与“副文本”译境探微
上页 1 2 3 ... 9 10 11 ... 13 14 15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