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51)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149)
耕读文化(2)
“您有一封来信” 从苏轼信札中浅析古代书信格式
作者: 盛玫
关键词: 书写者 书法特点 信札 快雪时晴帖 故宫博物院 宋代文人 苏轼 文华殿
描述:"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 2020年9月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开展。从展品内容看,这次展览阵容非常强大。其中大量的宋代文人信札,尤其是苏轼信札,很多都是首次公开展出。古代信札不仅可以体现出时人的生平、交往、时代背景等,还可以显示出书写者的书法特点。在中国现存的早期法书中,很多是以信札形式流传下来的,如陆机《平复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苏轼《新岁展庆帖》等等。可见,能够读懂一封古代信札和了解其格式规律是学习研究书法的重要一环(图1)。
苏轼的勤奋
作者: 立木斤
关键词: 辛弃疾 欧苏 苏黄 欧阳修 苏辛 苏轼 中国文人画 黄庭坚
描述:苏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在散文方面,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在诗歌方面,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在词作方面,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在书法方面,被尊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首;在绘画方面,他又是中国文人画的开创者之一。
地方志与旅游“联姻”——兼论旅游方志学的建立
作者: 王志迁
关键词: 方志学 休闲方式 文人雅士 图经 韶州 地方志 山志 自然风光
描述:游山玩水,自古有之,是人们释放自我、了解各地风土人情及自然风光的重要休闲方式。文人雅士于浏览之前先阅读相关文献尤其是方志记载已成惯例,或因故不能前往,一志在手,犹若亲临。据道光《华岳志》载:“昌濬王事敦迫,未能留宿,因向道人索要山志观之,以当身历其境。”"阅读山志甚至有“心旷神怡”“观图愈疾”②之功效。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过韶州,随身携带“图经”“每逢佳处便开看”。
美丽的庐山
作者: 覃子宸,刘津津
关键词: 《题西林壁》 西林寺 文人墨客 横看成岭侧成峰 风景优美 庐山
描述:早就听说庐山风景优美,被许多文人墨客赞颂.今年暑假,我有幸登上庐山,感受到了它的奇、秀、美.庐山高耸入云,满山翠绿.从观妙亭往山下看,可以看到西林寺.当年苏轼游览庐山时就是在西林寺写下了《题西林壁》一诗.他形容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可见庐山的风景多么奇秀.
“品味意象的微妙”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以诗词中的“梅”为例
作者: 何英
关键词: 陆游 咏物诗 林逋 宋代文人 人生姿态 卜算子 外在特征 爱国诗人
描述:[设计理念]选择林逋的《山园小梅》(其一)、苏轼的《定风坡·红梅》、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作为群文阅读的内容,着重品味探究"梅"这一意象在不同诗人笔下体现出的微妙。三首同是咏物诗,三位作者同是宋代文人,通过品味"梅"的外在特征和内在精神,主要探寻三首诗词中"梅"的侧重点以及诗人情志异同的原因。透过"梅",我们看到了三种诗人:一个愿与梅化而为一的梅化诗人,一个给梅附了魂的梅格诗人,一个身处逆境却矢志不渝的爱国诗人;透过"梅",看到了三种不同的人生姿态——隐逸淡泊、达观脱俗、坚贞不渝。透过"梅",我们也感受到因为时代背景
上页 1 2 3 ... 21 22 23 ... 29 30 31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