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96)
按栏目分组
历史文化(96)
进乎技:中国艺术哲学实践论阐释的核心命题
作者: 韩经太
关键词: 艺术哲学 核心命题 进乎技 实践论阐释
描述:以老子"名""道"辩证的阐释哲学为起点,中国艺术哲学的实践论自觉,通过庄子"好道进技"的核心命题,以言说辩证和技艺阐扬的相互转换为契机,揭示出从技艺讲求内部自我超越的终极关怀方式。苏轼以"如手自用"和"技道两进"为"接着说"的话语标志,进而确立了艺术技巧化为生命本能的主体性理想。传承先贤由绝技入神而进境于技道合一美学理想的实践哲学精神,养成文学艺术家以其特有的精湛技艺来抒写人生社会的主体人格,是当代艺术哲学的创新使命。
儒家“一德”论的言说路径及其道统意义 ——以《咸有一德》之诠释为中心
作者: 樊智宁,陈徽
关键词: 《咸有一德》 德性伦理 政治哲学 “一德”论 道统
描述:汉唐儒学与两宋儒学分别通过政治哲学与德性伦理的路径来诠释《咸有一德》,进而阐发各自的"一德"论。汉唐儒学的"一德"论以伪孔《传》与《尚书正义》为代表,二者从天命与德性的关系入手,强调君王的德性与自制。两宋儒学的"一德"论以苏轼与朱熹为代表,苏轼批评汉唐儒学忽视动机的善恶以及规范的正当性,主张以中主于仁而外应乎情来诠释"一德"。朱熹则对苏轼的观点有所扬弃,并结合"理一分殊"来理清"一德"中天理与人情的关系。朱熹将"一德"论视为"十六字心传"的变体,其理论内核是中庸之道,并将"一德"论纳入儒家道统之中。
“寓意于物”与“适意逍遥”——苏轼美学思想再探
作者: 江梅玲
关键词: 美学思想 适意逍遥 人生哲学 寓意于物 留意于物
描述:与"留意于物"所呈现出的浓厚情感色彩不同,苏轼"寓意于物"的思想闪烁着理性的光芒。以往说"意",往往注重主体精神,却不自觉忽视"意"其实是主客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其天然具有"客观性"与"主观性"两个层面。"寓意于物"要求艺术家对外物物性以及内在之理有高度的把握,笔下所呈现的是万物不断变化的自然之意。"意"也有主观性的特点,艺术家可通过外物呈现出自我情感及品性。而苏轼之所以强调创作的"无意"性,正是不断提醒人们不要局限于法度之内,而忘却了享受艺术过程本身的自由快乐。"寓意于物"包含了"取意于物","物我相融","意畅情出"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适意逍遥"是"寓意于物"过程中主体的精神状态。苏轼所希望达到的是不限于某个范围的"无适而不可"的境界。他把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艺术化了,审美化了,于是能够在任何时候取"适之意",实现身心的自在和满足。
苏轼法律思想的民本精神
作者: 李麒,王玉
关键词: 历史观 哲学观 民本精神 立法论 前瞻性 苏轼
描述:在儒家教义为主、兼采佛道学说的哲学观、历史观、政治观的支配之下,在贴近百姓生产生活的为政历练之中,苏轼形成了具有强湫民本精神的法律思想。苏轼法律思想的民本精神主要包括以人情为本的立法论、以民生为本的执法论、以民意为本的谏议论和以人道为本的刑罚论等,并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飽体系。苏轼法律思想既有时代的针对性,也有一定的前瞻性,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组成部分,对当代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近百年来《庄子》年代、作者研究之回顾与反思
作者: 李锐,王晋卿
关键词: 回顾与反思 《庄子》 作者研究 《齐物论》 《庄子新探》 张恒寿 庄子哲学及其演变
描述:辨析《庄子》各篇的年代与作者是《庄子》研究的基础。自郭象注《庄子》后,郭注三十三篇本广泛流传,苏轼始对《让王》《盗跖》《说剑》《渔父》四篇提出怀疑①。此后,一些学者继承并发展了苏轼的意见,他们考辨了《庄子》外、杂篇的部分篇章,方法主要是"从《庄子》散文艺术的特点出发,以品评文学属性的辨析形式为主,辅之以义理分析及其他方法"②。由于其方法的主观性偏强,因此成果有限,但也丰富了对《庄子》篇章的认识并为此后的反思奠定了基础。
上页 1 2 3 ... 12 13 14 ... 18 19 20 下页